特約嘉賓:浦發銀行新資本協議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總經理 趙先信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資本辦法》)已於今年年初正式實施,各類銀行資本達標是否存在困難?國內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單一,資本工具創新亟待起航,但由於種種制約因素,資本工具創新存在很大困難,當前最具操作性的創新方面在哪?圍繞上述業界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浦發銀行新資本協議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總經理趙先信。
主持人:您認為短期內,各類銀行資本達標存在困難嗎?
趙先信:總體來看,短期內商業銀行面臨的達標壓力應該不大。主要是因為新資本充足標準的貫徹落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6年的過渡期。
區分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新資本管理辦法將兩者的最低資本充足要求分別確定為11.5%和10.5%,較之原來的8%分別多出3.5和2.5個百分點,且須通過增加核心一級資本來補充。根據銀監會去年底發佈的過渡期安排計劃,2013年,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增加1.5和0.5個百分點,以後每年增加0.4個百分點,至2018年底過渡期結束,兩者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各自不低於8.5%和7.5%,總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5%和10.5%。較長的過渡期安排有利於商業銀行制定和實施資本充足規劃,尋找融資窗口,避免融資擁擠。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銀行業現有的資本充足水準已經很高。對系統重要性銀行來説,雖然2013年的最低資本充足要求有一個顯著的跳升,但由於各行目前的資本充足率絕對水準比較高,並不會産生實際的融資需求,短期內達標不會有困難。從未來兩年的情況看,預計銀行業的資本基礎和盈利能力仍然會比較穩定。
主持人:長遠看,各類銀行實現資本達標面臨怎樣的困難?
趙先信:儘管短期內資本達標沒有問題,但從長期看,達標的壓力和不確定性絕對不容忽視。
首先是銀行業信貸資産的增長慣性。當前經濟發展對信貸仍有剛性需求,在債務融資以銀行信貸為主,政府追求高GDP增長率以及政府、企業和家庭部門持續增加債務杠桿的大背景下,銀行信貸擴張必然也是剛性的,且有一定的被動性。這肯定會加大銀行的資本消耗,增加資本達標的難度。
其次,從銀行微觀層面看,適當的激勵約束機制仍有待建立。資本監管的目的並不只是機械地計算風險資産,然後按照監管要求的比例去補充資本,把再融資的包袱扔給資本市場,也包括基於既有的資本規模和資本約束,反過來優化風險承擔,確保風險所佔用的每一單位資本都能實現預期回報,繼而實現資本自我補充的良性迴圈。這實際上要求銀行要切實提高風險的經營能力和經營效果。在這方面,國內銀行業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次是資産品質帶來的不確定性。不良資産直接侵蝕資本基礎,是影響資本充足率的最大破壞性力量。資産品質與經濟增速高度相關。2012年我國GDP增速從上一年度的9.2%下滑為7.8%,今年一季度為7.7%,下滑趨勢已經形成。我們固然有充分的理由接受甚至歡迎一個較低的增長率,但未必已經充分認識到由此導致的潛在後果,尤其是對債務可持續性和信貸品質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幾年資産品質變化對資本充足率的影響絕對不容掉以輕心,這也是各商業銀行在制定資本充足率規劃時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主持人:很多專家認為,鋻於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沒有打通以及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等因素制約,資本工具創新存在很大困難。您認為,這些困難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趙先信:為了幫助商業銀行更好地貫徹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銀監會專門出臺了針對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指導意見,並積極牽頭推進相關工作,目前進展已經相當顯著,類似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問題都已經開始著手解決,創新的方向逐漸清晰。
但前面的路仍然很有挑戰性。我個人認為,在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方面,最大的困難恐怕主要還是集中在投資者和市場方面,即如何培育一個高收益市場,能夠正確地認識和接納優先股、可轉債以及永續債等投資工具的發行和流通,發揮活躍的投融資功能。鋻於國內證券市場在基礎性的體制和機制方面存在缺陷,對投資者正當權益的保護仍需加強,要培育這樣一個以高風險、高收益為特徵的專業證券市場顯然並非易事。
解決的方法還是應當從監管的層面對相關制度作進一步明確。創新型工具的核心問題無非是“減計”和“轉股”條款,投資者將來對相關産品的困惑或誤解可能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方面。相應地,在這兩個問題上監管規定得越明確,資訊就會越透明,投資者也就越容易判斷。目前《資本辦法》和《關於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指導意見》均未明確規定減計的法律後果,一級資本工具觸發條件只提到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到5.125%以下,二級資本工具觸發事件也只籠統地提到有賴於監管部門的認定,等等。類似的規定不僅應當更加細化,還應當提高法規層級,放到銀行處置和清算重組的大框架內來處理,以便於市場對事件概率和風險作準確估計。在推動銀行審慎經營方面,破産重組比資本監管更有效果,相關部門應加強這方面的立法配套。
主持人:其他一級資本工具,二級資本工具可能的創新方向在哪?
趙先信:目前各個層級的資本工具創新均在探索當中,像其他一級資本中的優先股和永續債以及符合巴塞爾Ⅲ要求的二級資本工具。我個人感覺,二級資本工具的發行可能更具現實可操作性。從新資本辦法的要求看,二級資本工具有不低於風險資産2%的發行空間。考慮到之前發行的不符合現行要求的次級債等工具的逐漸退出,二級資本的發行空間確實比較大。另外,鋻於國內銀行資本主要是核心一級資本,增加債務類工具的發行也有助於優化資本結構。
總體看來,減計條款在實踐中是可行的,市場接受起來會比較快,培育也更容易。例如,新的資本辦法生效前,銀監會在武漢農商行2012年8月發行的次級債項目中,已經要求在募集説明書中加入減計條款。工行董事會2013年1月16日發佈公告,批准2014年末前新增發行不超過600億元合格二級資本工具,也載明是減計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