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投資者越來越確信美國將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QE),加上新興市場經濟出現疲態,近期資金大規模由新興市場轉向歐美市場的趨勢更加明顯。如果美聯儲如其此前所暗示的,在9月就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亞洲市場將面臨更嚴峻的資本撤離考驗。
美國新興市場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在過去的12周內第8次出現資金凈流出,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繼續擴大著自5月底以來的資金流出規模。而近期EPFR監測的歐美股基均實現強勁的資金凈流入,歐洲股基資金凈流入額在最近一週創下66周以來的高點。
彭博數據顯示,美股指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累計流入近950億美元,新興市場股市ETF則流出84億美元。資金自去年11月以來每月均在流入美股ETF,7月流入金額達到320億美元,創下2008年9月以來最高。新興市場股市ETF資金則在過去6個月中有5個月流出。
分析人士指出,來自多方的數據顯示,資金正加速從亞太區市場,特別是新興經濟體中撤出,並快速流入歐美市場。美國仍被認為是全球最穩定的經濟體,今年以來的多項重要經濟指標都表現強勁,美股今年良好的漲幅更使投資者對美國投資市場充滿信心。歐洲儘管仍未完全走出債務危機陰霾,但近日也顯露出復蘇跡象,股指走出上漲行情。而反觀近年來增速較快的新興市場,今年以來卻出現“疲軟”跡象,在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削減資産購買措施,從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資金無疑會選擇更為穩定且收益最大的地區。
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在美聯儲退出量寬政策的最終時間表落地前,亞太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市場波動或將加劇。美聯儲目前每月的購債規模為850億美元,並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超低水準。彭博對經濟分析師的一項調查顯示,65%受訪者預估美聯儲9月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第一步可能是將每月購債規模縮減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最終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在2014年中期結束。
花旗集團的研究報告指出,資金撤離將導致新興市場股市下跌,並且直接推高當地國債收益率,加速本幣貶值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股指波動。預計在美聯儲9月的貨幣政策例會前,亞洲股市和匯市料將面臨更頻繁的波動。其中,泰國、印尼、印度等市場的壓力相對較大。
美銀美林全球新興市場固定收益主管阿德斯表示,在目前的“政策真空期”,一旦美聯儲真正開始實施退出政策,新興市場的資金面或面臨更大的壓力,股市的流動性還會進一步收緊。如果這些國家不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經濟都會面臨很大困難。
路透社的評論指出,在美聯儲將逐步退出量寬政策的預期下,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19日升至兩年高點的2.85%,預計短期還有上升空間。美國國債與亞洲國家國債相比,無疑更具吸引力,這使得部分投資者重金入場“抄底”,亞洲部分國家債市將面臨危機。
部分東南亞國家危機前兆隱現
鋻於近幾個交易日部分亞太區股市的急挫,一些持悲觀看法的業內人士認為,亞洲國家近期可能出現分化,部分東南亞國家除資金外流之外,還受到經濟基本面疲弱的拖累,甚至已經隱現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兆。
印尼二季度GDP增速降至6%以下,為三年來最低增速。上週末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尼二季度經常項目赤字大幅擴大至98億美元,前一季度赤字為58億美元,這也直接觸發股指暴跌。該國經濟主要依賴出口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鋻於出口滯緩而通貨膨脹依然高企,投資者已紛紛撤出印尼市場。
泰國被其國內媒體形容為“已在技術層面進入衰退”,其第二季度GDP環比萎縮0.3%,第一季度環比降幅為1.7%,這已達到通常對於經濟衰退的定義,即GDP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出現環比萎縮。同樣,泰國也一直面臨增長失衡局面,第二季度出現經常項目赤字51億美元,第一季度則為盈餘13億美元。
吉隆坡聯昌國際銀行分析師米歇爾 謝認為,目前的市場情緒有一些“金融危機前兆”的意味。這主要歸因于匯率、外匯儲備以及通脹等重要經濟數據不佳。儘管這些國家的政府和央行推出多重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維萊佩斯表示,目前亞太區維持金融穩定已變得更為重要。但因為亞洲地區政府和企業的外部債務負擔已較1997年時大大減少,而且各國也有充足的外匯儲備。目前的狀態也只是隱現危機先兆,如果調控措施得當,不會爆發全面性的金融危機。
法國巴黎銀行最新公佈的報告指出,與東南亞相比,韓國等東亞經濟體近期的抗壓性會相對較好,可能更受投資者青睞。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韓國7月流入股市的外資為8.53億美元,部分彌補了先前大量流出的資金。今年以來,已有120億美元外資流入韓國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