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協會總裁:QE3增加美競爭力影響有限

2012-10-25 13: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日前,國際金融協會總裁查爾斯達拉拉在北京表示,美聯儲推出的第三輪量化寬鬆(Q E3)有利於暫時緩解美國的失業壓力,但是長期看,對提高美國競爭力作用有限。

  達拉拉表示,Q E3是在緊急狀況下採取的非常有必要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增加投資者信心,但是長期來看,對提高美國經濟競爭力作用有限,而完全解決失業問題還需要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和全球經濟新秩序的建立“考慮到目前美國經濟非常疲軟,Q E3將會在短期內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對於急於提升出口狀況的中國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利好影響”。

  達拉拉指出,Q E3的推出或許會導致全球通脹和匯率大波動。不過,他認為,中國一直以來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做得很好。在匯率影響方面,達拉拉稱:“現在經常賬戶盈餘已經較前幾年有所下降,從10%降到3%,這可能會對Q E 3所造成的匯率波動起到一個對衝作用。”

  達拉拉呼籲世界主要經濟體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增加協調性“當美國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政策有可能對世界其他國家産生何種影響,包括中國和歐洲國家都應該採取同樣的思路”。

  清華大學教授:未來二三十年中國仍會是製造業中心

  □記者 金輝 實習生 姜韓 北京報道

  近日,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胡左浩在2013年第三屆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項目啟動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雖然中國製造的優勢在變小,但是未來二三十年中國仍會是製造業中心。

  胡左浩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製造業仍然有優勢,只是優勢在變小。我們一直有製造業大國的背景,早年經濟水準不高,資源和能力要先從製造業或者裝配業開始。各個方面也符合發展製造業的條件,比如土地成本低、工人工資低、稅收低,基礎設施成本也低。國內的市場需求大,再加上成本的低廉,使前幾年製造業發展比較快。

  經濟發展是階段性的。中國經濟經過20多年高速發展,不僅僅反映在總量的增加上,更反映在結構和品質的調整、社會發展和生活改善,我們目前處於製造業轉型的拐點上,並未到生死攸關的時刻。

  胡左浩指出,雖然當前中國製造業面臨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但是中國的市場很大“梯度大,容量也大,這給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高中低檔次的産品都有需求,這是中國的收入結構決定和城鄉差距決定的,我們還有大量的二三線城市、廣闊的農村市場”,胡左浩説。

  中國企業走過了“低成本、低品質”、“高成本、高性價比”的階段,現在到了第三個階段———創新。中國企業想要邁入第三個階段必須進行技術升級和管理升級。

  胡左浩表示,原來認為製造業只有唯一中心的觀點是片面的,雖然印尼和泰國也可能會成為中心,但是未來至少二三十年中國仍然是最主要的製造業中心。

  北大教授:股票市場改革應淡化行政審批

  日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玉珍在北京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成立儀式上表示,股票市場的發行退市制度改革一直在按照市場化方向推進,目前改革成效也開始顯得凸顯,未來應該淡化行政審批,建立更加完善的發行退市制度。

  今年以來,為了完善資本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證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其中,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積極成果。新股高價發行的現象有所改變,新股發行節奏明顯放緩,新股首日定價博弈機制初步形成,機構投資者在定價中作用日益顯著,市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此外,今年退市制度改革已逐步落到實處。陸續發佈了創業板、主機板、中小板退市規則,逐步形成市場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標準體系。劉玉珍表示,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應該在於結構性的完善,例如,加強資訊披露環節的改革,使得投資者更加及時判斷股票價值;而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和回購等舉措不斷推出,也將有利於增強股市對投資者的回報,推動上市公司建立良好股權文化。

  據悉,北京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中國信託集團聯合設立的,由劉玉珍出任研究院院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