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印尼《雅加達環球報》:低價本土快遞挑戰外企
據印尼《雅加達環球報》7月13日報道,中國的3500家快遞公司能以低於美國平信標準的費用將包裹遞送數百英里,這種價格正把聯邦快遞和UPS這樣的全球玩家擠出這個迅速成長的市場。
隨著電子商務繁榮發展,2011年中國快遞市場比前5年翻了一番,收入達130億美元,有望在20年內取代700億美元的美國市場成為全球老大。但是,由於如此眾多的本土公司競爭快遞生意,已把德國郵政敦豪(DHL)逐出中國國內業務市場的價格血拼戰有可能觸發一場大規模合併浪潮,淘汰數千家小公司。
像申通和順豐速運這類本土私營公司的崛起,甚至威脅到中國郵政EMS快遞,後者是中國國內遞送市場最大的公司,其國內業務市場份額從2006年的近60%下滑到去年的不足1/3。
一些行業觀察員認為,下一階段將朝著信譽、服務和專業化發展,而非低價。這會讓許多小公司出局,有利於大企業,包括外國公司,“隨著人們收入提高,他們的要求也會提高。”
向品質階梯攀升,有朝一日或許也會吸引DHL回歸,但許警告説,這條通向成功的路不會好走,“你問我如何看其他競爭者?”許説,“祝他們好運。”
7月13日 美國財富雜誌:中國領銜亞洲航運大發展
亞洲正迅速成為全世界海上貿易的物流及經濟中心。目前,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航線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路線。從中國運輸到美國的商品總價值是回程商品總值的四倍,這也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明確證據。
有大約近90%的跨國界商品貿都是通過海路或者部分通過海路進行運輸的。一般來説,一艘輪船每年可以航行六次。根據國際經濟預測顧問公司HIS全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的相關數據,運輸量增長最快的是亞洲港口間的航線,而從亞洲輸出的商品則佔到了海上貿易總量的43%。
目前,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航線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路線。從中國運輸到美國的商品總價值是回程商品總值的四倍,這也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明確證據。很快,更快捷的新航道將會啟用。自2008年起的每年夏天,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都沒有冰凍。俄羅斯東北航道將提供一條從中國到歐洲的更快捷的路線,而加拿大海岸西北線路則將繞開從中國到美國東海岸所經過的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