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日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問題暫時得以暫緩,但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深發展前董事長法蘭克 紐曼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由於缺乏統一的銀行體系等根本問題,歐債危機只能是處於不斷“貼創可貼”的過程中,雖然創可貼越來越大,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他認為歐元區解體可能性不大,但歐元區的範圍有越來越小的可能。對於目前疲軟的全球經濟,紐曼認為美國等發達經濟體走出困局的辦法就是像中國一樣,加大財政投資,而不是採取財政緊縮政策。
歐元區解體可能性低
中國證券報:希臘目前已經承諾將致力於留在歐元區,你認為歐債危機是否可以告一段落?此前有悲觀觀點認為歐元區甚至會解體,這種可能大麼?
紐曼:如果説一些國家離開歐元區,我覺得不會意外,但歐元區解體不太可能發生。目前,歐元區有一些結構性問題,並沒有被外界所重視,這將導致歐債危機難以得到根本解決。
首先,歐元區沒有統一的銀行體系。意味著一個人在希臘、西班牙有存款,可能會將其轉移到德國等銀行,這使得希臘等國家資金外逃的現象難以制止。相比之下,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財政系統和銀行系統,即便出現存款從銀行轉移仍然會留在本國。因此,如果統一的銀行體系不能在歐元區建立,麻煩就難以解決。
其次,因為希臘等國難以控制歐元供給,導致其國債可能會出現到期無法用歐元兌付現象。因此這些國家國債風險很高,而中國和美國國債到期後,錢都會回到本國銀行,而且政府一定會保證國債安全。
中國證券報:建立統一的銀行體系,目前在歐元區可能嗎?
紐曼:從技術上説,在歐元區建立統一的銀行體系是可行的,但政治上是否行得通則是另外一回事。相比銀行體系,歐元區各自獨立的國債問題更加難以解決。因為歐元區的國家簽訂協議,更像美國各州之間的協議,而美國一個州發行債券是沒有擔保的,因為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有效控制錢的流動。
我認為短期內,歐債危機不太可能徹底解決,還需要不斷“貼創可貼”。在歐元區,不論是政治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如果希臘人不願意德國人去指揮他們的生活,那麼德國人也不想為希臘人的生活方式埋單。
危機時刻政府要敢花錢
中國證券報:此前美聯儲發表一系列聲明,稱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但並未採取進一步刺激措施。你認為近來的美國經濟有起色嗎?
紐曼:美國的經濟在好轉,但好轉的速度太慢。奧巴馬當政後,確實在做一些有益經濟復蘇的事情,但他的立場並不像中國政府那麼強硬。一般來説,奉行私營經濟發展的自由主義是對的,當私營經濟發展良好時,政府可以在旁邊微笑觀看。但金融危機開始後私營經濟陷入困境,此時就需要政府通過加大財政投資來拉動。然而,除了中國推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外,其他一些發達經濟體都過分保守,不敢花錢。
雖然中國經濟在某種程度上也出現了“投資後遺症”,但我們要記住沒有任何一個措施是完美的。相比美國,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成效很顯著,值得學習。
中國證券報:你認為如果要走出目前的經濟困局,就需要各國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嗎?
紐曼:是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再度證明了國家消費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目前,中國出口出現下滑,政府也應該再度進行投資,但也許不再需要4萬億這麼高的額度,並且可以把錢花在建設醫院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總體而言,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大投資空間。相比之下,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已經完成,但機場、高速公路等都比中國老化,現在仍可以啟動翻新工程,從而拉動投資。這就像冬天需要開暖氣,夏天才需要開空調一樣。然而,美國現在的誤區是普遍認為即便外面的溫度只有5度,也要開著空調採取緊縮財政政策。這主要是由於美國國會對增加國家債務感到很恐懼,他們擔心納稅人今後不得不交更多的稅。然而美國歷史上,財政赤字已持續多年,卻從未把國家拖垮。國家債務和私人債務不一樣,政客把兩者等同起來是不對的。
美國政府不敢花錢投資,也是受到了歐元區的影響。美國沒有意識到,歐元區的金融系統和美國差距非常大。國家債務危機這個詞對於歐元區的希臘、西班牙來説是合適的,但對於有獨立金融體系的國家來説不是問題。
截至目前,美國的貨幣政策已經做了很多,現在需要的是在財政政策下功夫,包括加大國家投資、減稅以及拉動消費等。雖然會增加財政赤字,但我認為這些措施將利在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