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巨虧觸改革頑疾 美金融監管再涉深水區

2012-05-30 10:45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摩根大通運用信貸衍生工具對衝交易失誤而出現鉅額虧損,不僅反映其交易策略和內部風險管理存在缺陷,也暴露出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尚未解決的幾大頑疾。這一事件可能會促使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加快推進。

  5月10日,以資産計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宣佈,由於運用信貸衍生工具對衝交易失誤,意外損失20億美元。此消息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軒然大波,不僅該行股價大跌,還拖累歐美等國金融股重挫。該行更被惠譽下調評級,並被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而標普則將該行評級前景降至“負面”。28日,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高級經濟研究員張穎在接受記者連線時認為,摩根大通運用信貸衍生工具對衝交易失誤而出現鉅額虧損,不僅反映其交易策略和內部風險管理存在缺陷,也暴露出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尚未解決的幾大頑疾。這一事件可能會促使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加快推進。

  據外電報道,摩根大通20億美元的虧損是在不到6周的時間産生的,要清理餘下的未平倉合約有可能再虧損30億美元,以致該行要暫停15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目前市場傳言相關交易虧損已超過30億美元,如果對衝基金繼續趁機挾倉,該行虧損額可能更大。張穎分析説,摩根大通旗下首席投資辦公室(CIO)名為對衝,實為對賭的交易策略、過高的風險和交易的複雜性是釀成巨虧的重要原因,但該事件更凸顯了摩根大通風險管理存在的重大缺陷:一是高度依賴高風險的自營交易。一般來説,商業銀行為投資組合的違約風險做對衝,理論上規模不會太大,且應相對分散風險。但摩根大通的投資組合規模相當驚人,單是一個交易品種的倉位總值已高逾1000億美元,且損失的主因是押注企業違約機會減少而沽空信貸違約指數,這一做法與對衝信貸違約的原意有很大出入,實際上成為利用多餘存款坐盤對賭。這顯示在長期超低息環境下,銀行凈息差明顯收窄,令該行高度依賴高風險的自營交易。二是高層管理未能有效識別交易風險。雖然摩根大通CIO內部一直知道交易員伊科西爾的持倉額,團隊的投資部署詳情亦定期向首席執行官戴蒙彙報,但在今年4月初傳媒已揭發該行與對衝基金對賭信貸違約掉期指數、甚至預言其大額虧損時,戴蒙卻形容該事件屬“茶杯裏的風波”,指傳媒小題大做,顯示他未能有效識別此筆交易的潛在風險。三是該行風險價值(VAR)估值模型存在問題。摩根大通層疊式對衝的問題一直沒有浮出水面,不僅因為交易結構複雜,還因為該行使用的風險價值(VAR)估值模型對相關交易涉及的風險既沒有準確評估,也無法妥善控制,因而令摩根大通以市價計值的交易組合自3月31日起錄得嚴重虧損,每天平均風險價值從今年首季的6700萬美元上升至目前的1.29億美元。

  摩根大通鉅額交易虧損事件再次暴露出美國乃至全球金融監管改革尚未解決的幾大問題,令市場再次呼籲加強對銀行業的監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稱,摩根大通近期鉅額交易虧損事件表明,需要推動落實強化金融行業監管的新措施。如果不改革華爾街,政府將發現自己和納稅人會再次因華爾街的錯誤落入圈套。張穎表示,這一事件可能會促使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加快推進。

  首先,美國政府可能重新審視《沃爾克規則》的細節與實施。美國政府推出旨在限制銀行向對衝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規模及限制銀行的自營交易的《沃爾克規則》後,由於自營交易涉及到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因而受到華爾街大銀行的抵制。由於這些大銀行的反對,導致《沃爾克規則》雖將於今年7月21日生效,但美聯儲與其他四家金融監管機構4月19日已發表聯合聲明,將給銀行業兩年的適應期,逐步滿足《沃爾克規則》的監管要求。目前《沃爾克規則》的細節仍在敲定中。儘管摩根大通辯解其CIO不屬於自營交易,但參與草擬條文的美國參議員強調,導致該行鉅額虧損的投資方式絕對不符合規則中“對衝”的定義,批評該行利用法律漏洞,進行“組合對衝”,實際上是銀行利用其對整體經濟走勢的揣測進行對賭,容易出現重大虧損,因而需要予以禁止。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主席拜爾也擔心“對衝”定義寬鬆,令金融業利用法律漏洞,建議美聯儲因應摩根大通事件收緊“對衝”的定義。美國財長蓋特納則表示,各方都會對摩根大通此次交易作出仔細調查,不僅會對照《沃爾克規則》進行審查,還將審查資本要求、杠桿限制和衍生産品市場改革等方面,從中搜尋薄弱的監管環節。

  其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場的監管改革將提速。從國際大環境看, G20在2009年9月匹茲堡峰會上承諾的改革目標可能難以在2012年年底的最後期限前實現。不過,美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一些進展,如2011年10月18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通過了“倉位限制”的規定,允許銀行繼續利用衍生交易如掉期對衝風險,但要求銀行把為客戶提供的衍生交易業務轉向銀行的附屬機構,該附屬機構須有本身的資本,如果倒閉將不獲救助。但新規同樣遭到美國大銀行的激烈反對。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資本和融資將增加美國大銀行的衍生交易成本,降低利潤,銀行可能會設法繞過新規定。如摩根大通的鉅額虧損就是發生在其倫敦分公司,其CDS指數交易也仍以缺乏透明度的雙邊形式進行。顯示整個銀行業衍生工具交易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需加快改革步伐。

  再次,銀行“大而不能倒”的問題將再度進入監管視野。儘管金融危機後美國已推出金融監管改革法案並加強了監管,但隨著大量中小銀行倒閉及大銀行並購,至2011年底摩根大通、花旗、富國、美國銀行和高盛五大銀行共持有8.5萬億美元資産,佔銀行業總資産的68%,佔美國GDP的56%,甚至高於2007年五大銀行資産佔美國GDP43%的比例;五大銀行擁有的存款佔銀行業整體存款的52%,較金融危機前的比重更大,這意味著美國銀行“大得不能倒”的問題更為嚴重。由於銀行“大得不能倒”隱含了政府的補貼,不僅會帶來道德風險,且會帶來“大得不能轉身”的市場問題。如摩根大通2011年底總存款為11278億美元,總貸款為7237.2億美元,除貸款外的剩餘資金達到4041億美元,能夠讓其有效規避風險又取得較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並不多。因而摩根大通鉅額交易虧損事件將再次引起金融監管機構對解決銀行“大而不能倒”問題的關注。美國達拉斯聯儲銀行總裁費舍爾認為,那些擴大並延長了金融危機的“大而不能倒”機構,仍是美國經濟全面復蘇的障礙。目前美聯儲的超低息政策應有足夠動能激勵經濟復蘇,但大銀行卻不願放貸,導致資金不能進入實體經濟,只是進入金融市場炒作,以尋求短期回報。如不妥善解決,會使金融體系風險增加,未來金融危機再度來襲的風險不能排除。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