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脫歐”也許是最好的自救

2012-05-29 09:15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編輯:范樂

  拖垮一個國家的到底是什麼?“連續降級+緊縮性懲罰+資本抽離”,這在那些根本沒有外部融資能力又沒有競爭力的國家身上尤其有效。

  希臘“退出”歐元區正進入倒計時。希臘選民將選票投給了反對財政緊縮的黨派,直接導致此次支援財政緊縮以及國際援助的黨派組閣失敗。

  八國集團(G8)領導人表示,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但沒有提及最關鍵問題:要讓希臘留下來,誰來買單?

  希臘政府為何不買歐盟的賬?除了希望轉移目標,推卸責任,並爭取更大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歐盟新拯救方案根本沒有改善希臘的償付能力,阻止不了希臘國家破産的厄運,與其這樣,不如一搏。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確代價不菲。摩根大通分析報告稱,如果希臘離開歐元區,會馬上産生約4000億歐元的損失。不僅如此,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盟手中持有的2400億歐元希臘國債,德國央行的“泛歐自動實時全額快速結算”支付系統中對希臘的1300億歐元敞口(指在金融活動中存在金融風險的部位以及受金融風險影響的程度),以及歐元區銀行約為250億歐元的潛在損失。

  但“留下來”的代價又何嘗不高昂?在政治持續動蕩的情況下,希臘政府和“三駕馬車”(歐盟、IMF和歐洲央行)之間正陷入僵局,恐慌性情緒導致資本和存款外流加劇。一旦希臘新政府不能達成對“三駕馬車”的緊縮承諾而選擇違約或破産,那麼希臘留在歐元區還有什麼意義?

  對於歐元區來説,留一個破産和違約的希臘,無疑將導致歐元區品質更加下降,導致歐元區諸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債務風險上升。而對於希臘來説,受制于強勢歐元的壓制,經濟喪失活力,看不到經濟增長的希望,退出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希臘危機暴露的正是歐元區自身的致命性弱點:歐元區內部長期存在的嚴重失衡——週邊國家經常項目赤字與核心國經常項目盈餘,即大量儲蓄從核心國轉移到週邊國,造成週邊國家借債過度,形成債務積累。

  希臘等國勞動力成本較低且缺乏金融資本,自然成為資本的凈流入國(即債務國),嚴重依靠資本借貸支撐,透支消費,政府財政債務化,經常賬戶幾乎均為逆差,且在1998年至2008間出現急劇惡化:葡萄牙經常項目赤字擴大超過5個百分點,至12.1%;西班牙經常項目赤字擴大8.3個百分點,至9.5%;希臘經常項目赤字更是擴大11.6個百分點,達到14.4%的創紀錄水準,喪失了經常賬戶融資的能力,主導産業也出現“空心化”傾向。

  曠日持久的經濟衰退,加之持續飆升的借貸成本,使得像希臘這樣的重債國要達成歐盟統一設定的財政和改革目標越發睏難,然而歐洲政治家和銀行家的決策就是盡可能拖延。

  在財政緊縮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現在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告訴歐洲,還有第三條路可走,即放鬆財政緊縮條款以恢復希臘等國的經濟活力。但這條折中的路很可能會更快夭折,因為恢復希臘經濟動力所需要的資金不是簡單的放鬆緊縮條款所能做到的,在歐洲經濟普遍吃緊的情況下,讓其他國家的納稅人慷慨地向希臘輸血也是不可能的。

  最後,等待希臘的選擇也許就有兩條路,要麼繼續將僵局持續下去,要麼選擇債務違約,甚至退出歐元區,而後者,某種意義上也許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對於希臘來説,受制于強勢歐元的壓制,經濟喪失活力,看不到經濟增長的希望,退出是必然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