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行謹慎看多下半年油價

2012-05-24 10:10     來源:中國證劵報     編輯:范樂

  國際投行報告指出,儘管最近經濟數據走軟,國際油價受到打壓,但市場對石油的需求依然穩健。另外地緣政治因素以及歐洲可能採取新一輪貨幣寬鬆措施等因素都有可能推高油價。

  伊朗局勢影響油價

  高盛18日發佈的報告指出,4月份經合組織(OECD)國家再一次陷入石油供不應求的局面,經合組織原油庫存水準低於去年同期。儘管最近的油輪數據顯示海上原油儲備正在積累,且全球石油供應持續超過需求,但實際供應日益受到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影響。更具體地説,4月份伊朗無法出售的原油被迫以每天90萬桶的速度進入浮式庫存,在這種情況下,4月份全球原油供應量僅能勉強跟上需求的步伐。

  高盛認為,沙特和伊朗共同有效地服務於同一需求方的時期似乎正接近尾聲,人們擔心隨著伊朗石油供應的逐步退出,石油市場將再次經歷供不應求以及庫存下降的局面,進而推動石油價格上漲。

  美國能源部公佈的數據則顯示,截至5月11日的一週內,美國的石油需求已回升至每日1900萬桶,過去4周中均值為每天1870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0.4%。此外,能源部更為精確的月度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美國石油需求的復蘇速度遠高於初值。

  全球範圍而言,經合組織國家原油庫存累積速度低於正常的季節性水準,表明儘管經濟數據疲弱,但石油需求依然穩健。

  仍有走高可能

  海通國際日前對油價的傳統決定因素進行了分析,表示近期美國似乎取代金磚四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當前經濟的主要威脅仍為油價波動。報告認為,得益於美國經濟好于預期以及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保持穩定,石油需求將穩定地處在較高水準。“需要考量的第二大重要因素是原油庫存。”該機構認為目前私人部門的庫存水準跌至歷史低位,而各國政府仍在增加戰略儲備規模。第三個關注的因素是全球流動性水準,海通認為,西方各國央行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過剩刺激了投機活動並使大宗商品價格面臨諸多壓力,另外石油供應方面將因可能發生的地區衝突和美國煉油能力不足而遭到削弱。

  海通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油價對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依然溫和,這是由於各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性下降,以及各國政府和央行對此做出充分的回應。

  美銀美林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師斯薩賓舒爾斯日前表示,預計油價將保持高位,使全球經濟增長面臨風險。

  他預計,今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將達每桶118美元,明年將達每桶120美元,如果歐洲採取新一輪貨幣寬鬆措施,布倫特油價或將在未來12個月內最高漲至每桶140美元。而油價飆升將使全球經濟面臨風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