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在“經濟轉型競賽”中居上風
分析人士表示,阿布扎比經過較長考慮時間後推出的援助計劃,充分顯示了其對迪拜危機的擔憂和自身應對措施的謹慎。事實上,此次迪拜危機爆發伊始,阿布扎比曾明確表示,將考慮有限度地對迪拜方面予以支援,而絕非一次性承擔所有債務。與此同時,在援助計劃推行的過程中,阿布扎比也將在與迪拜的“經濟轉型競賽”中居於上風。
近年來,迪拜因龐大的房地産項目而聞名遐邇。事實上,比迪拜實力更為雄厚的阿布扎比近年來努力擺脫石油經濟束縛的腳步也從未停歇,許多大型房地産項目、金融、投資和旅遊業的擴張也相當迅速。
與迪拜相比,阿布扎比在經濟轉型的同時,有預見性地考慮到了潛在的危機,因此採取的相關預防措施也較為週密,從而確保了阿布扎比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創甚微。
此次迪拜債務危機的出現和阿布扎比援助計劃的出臺,勢必使阿聯酋這兩大強勢酋長國在今後的“經濟轉型競賽”中發生位置互換,至少在許多投資者的眼中,阿布扎比方面雄厚的實力更能為其資金提供安全保障,而阿布扎比的“風頭”也很可能因投資者興趣的轉移而全面壓過迪拜。 (記者李瀟)
點評
阿布扎比決定向迪拜“施以援手”,並不出人意料,一是為了阻止事態繼續擴大,二是為了改善形象,證明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迪拜債務危機爆發後,西方不少媒體認為,為債務所困的迪拜很難得到阿布扎比的解囊相助,理由是兩者同屬阿聯酋的酋長國,彼此沒有為對方“埋單”的義務。
其實,無論是出於手足情,還是源自阿拉伯人慷慨的本性,阿布扎比都不會對身陷窘境的迪拜兄弟袖手旁觀。更重要的是,迪拜經濟一旦“崩盤”,阿布扎比難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厄運。而且,從事態的發展看,迪拜債務危機比原先想像的還要嚴峻,這更使阿布扎比不敢掉以輕心,遂決定“該出手時就出手”。
阿布扎比的援助之舉,可以向外界證明其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化解金融危機的信心,有助於消弭外界的猜測和疑慮。
從客觀效果看,100億美元雖然不是“杯水車薪”,但也稱不上是能夠“一錘定音”的鉅資,尤其是,迪拜政府從援助中僅劃撥41億美元給迪拜世界集團,並且附以前提條件,此外還出臺“新破産法”進行施壓,這樣看,財政援助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動迪拜世界集團的資金週轉和債務償付,還有待觀察。從這個角度説,斷言迪拜危機從此煙消雲散還為時尚早。(黃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