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淡化超主權貨幣 美元G8峰會前走強

2009-07-07 09:39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肖燕

  美元患上“超主權綜合症”

    在中俄之前,美國的盟友日本也公開表示了對美元的支援。日本政府一位負責G8峰會協調的高官上週五表示,主要國家應該支援美元作為重要國際儲備貨幣的角色,儘管關於創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的呼聲不斷高漲。

    該官員稱,現階段很難實現由一種其他貨幣替代美元的頭號儲備貨幣角色。他表示,日本反對任何可能“不必要地”削弱美元價值的措施。

    受到上述利好消息刺激,美元匯價昨日盤中急速拉升。昨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一度從80.28附近急升至80.72,瞬間漲幅超過0.5%。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7時14分,美元指數報80.68,接近兩周高點。

    市場人士注意到,美元近期似乎患上了明顯的“超主權綜合症”。國際上傳來的任何有關“超主權貨幣”的消息,都不時令美元上躥下跳。

    最近一次是在上月26日,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發表了一份金融穩定報告,其中提到“需要創造一種與主權國際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當天盤中,美元指數一度跳水逾0.8%。上週三,因為路透的一則有關中國等國家可能要求G8峰會討論超主權貨幣的消息,又在匯市掀起波瀾,美元再度大跌。只是在隨後中國方面表示未曾聽聞相關報道後,美元才重新回穩。

    在上月16日的首次金磚四國峰會期間,美元匯價也連續大幅波動。由於會前俄媒體盛傳本次會議會探討超主權貨幣問題,美元匯價在會前一週持續跳水。不過,此後俄政府澄清説,四國領導人不打算在這次峰會討論新的全球儲備貨幣問題,美元隨即出現反彈。美元類似的大起大落走勢也曾出現在更早些時候的倫敦G20全球金融峰會期間。    

    貨幣體系改革箭在弦上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元問題上,新興經濟大國頻頻發出看似前後矛盾的資訊,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這些國家的難處。不少新興國家仍大量持有美元國債,且短期內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不時“敲打”美元,一方面可能是煞煞美元的威風,讓美方負起責任,但同時並不指望能迅速推翻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國內一位知名金融專家坦言,超主權貨幣的主張,“一方面‘太虛’,讓其他有意推進改革的國家難以接受。同時也會讓美國不高興。”相比之下,更現實的選擇可能是推動加快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特別是多元化。

    何亞非在出發前往義大利前表示,中方一方面希望美元匯率保持穩定,但與此同時,當前金融危機暴露出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中方希望將來國際貨幣體系能夠多元化,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即將參加本週G8峰會的梅德韋傑夫本週再次呼籲,擴大國際儲備貨幣範圍。他表示,應當擴大儲備貨幣範圍,應考慮將地區性貨幣作為儲備貨幣。

    即便在發達國家中,也不乏要求改革的聲音。法國財長拉加德上週日稱,未來的一些調整措施,可能會改變各種貨幣在全球匯市中的角色,暗示中期內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問題或許會成為各方討論的議題。拉加德稱,各國需更好地協調外匯政策,中期來看,有必要考慮貨幣平衡及各種貨幣在世界扮演的角色。她指出,受此次經濟危機及新興國家地位提高等因素影響,貨幣體系格局已發生變化。(記者 朱周良)

更多精彩請點擊台灣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