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集合信託發行及成立規模一反常態,讓市場為之愕然。
昨日 (8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用益信託工作室集合信託産品數據庫計算發現,7月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為422.28億元,遠低於6月889.63億元(已修正);7月成立規模為356.27億元,遠低於6月的722.44億元(已修正),二者對比均大降一半之多。
“信託業規模增速放緩是可預見的趨勢。”用益信託工作室廖鶴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項目支柱之一的政信合作,由於受地方債務限制影響,短期內都不會有起色。而另一個支柱的房地産融資,由於渠道多樣化,融資市場的競爭加劇,也導致了信託發行的減少。”
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7月26日 《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發佈會上也表示,信託業規模估計年底到不了10萬億元,説不定是8萬多億元,這是好事。
規模驟降 收益率微升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數據顯示,4月~7月的信託發行規模分別為810.62億元、912.74億元、889.63億元、422.28億元;成立規模分別為739.38億元、643.53億元、722.44億元、356.27億元。無論從發行還是成立,7月的信託規模都遠遠低於前3個月。
“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信託都應該適當放緩規模增長的速度,不能一味求量不求質。”格上理財研究員肖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集合信託發行和成立的規模遠低於6月,一方面是受前階段“錢荒”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其他資管機構競爭的影響。“錢荒”的影響應該會在未來幾個月逐漸減弱,但其他資管機構的競爭,以後會有加劇的趨勢。
雖然 《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也顯示,中國信託業尚有數十倍成長空間,信託業規模並未“見頂”。但7月信託規模驟降卻是不爭的事實,信託業亟須模式創新。
方正東亞信託總經理週全鋒在《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發佈會上表示,信託公司已經到了考慮轉型的時刻,每家信託應該專注各自的差異化市場,而目前卻大都定位為財富管理機構或資産管理機構,並未體現出各自的差異性。
值得注意的是,信託業規模驟降,預期收益率卻實現微升。數據顯示,4月~7月發行的信託産品平均收益率分別為8.54%、8.63%、8.88%、8.97%。
房地産信託收益率將下滑
從近期政府的政策取向看,基調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房地産調控有所淡化。
對此,肖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此影響,房地産信託整體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在結構上要進行適當調整和規避。”
數據顯示,7月房地産信託發行規模為196.32億元,佔比46.5%,預期收益率為9.4%。而今年1月~7月,房地産信託發行規模為1710.11億元,佔比32.8%,預期收益率為9.53%。
談到房地産信託未來的趨勢時,廖鶴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些還款能力較弱的房地産企業和項目將會被重組,在此過程中,房地産企業融資成本將進一步下行,房地産信託收益率將下滑。”
然而,房地産調控政策目前仍未退出,部分信託公司房地産信託業務風險個案已有發生,《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認為,信託公司需要在現有房地産信託業務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自身風險管理能力,豐富資金運用手段,深度挖掘信託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