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 信託業很“淡定”

2013-07-23 15:33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林天泉

  在存款端,銀行與信託是基本一致的,在貸款端,銀行更看重大型國有企業,而信託業則大量滲透到銀行不觸及的領域

  央行近日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同時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

  作為受銀行利率影響非常深的行業,信託業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央行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放開的動作短期來看對信託業影響非常有限,主要原因仍是信託業與銀行業的客戶存在差異。長期來看,除非我國銀行業徹底改變對民營、中小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區別對待的態度,否則信託在我國的融資體系中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影響有限的根本

  在於貸款主體差異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其中被認為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措施為: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自主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準。

  在我國利率雙軌制下迅速發展壯大的信託公司,其融資成本一直被認為是市場實際利率的參考之一。去年,央行對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在一定範圍內浮動放開以來,信託行業融資成本應聲下降,並直到目前一直處在下降趨勢。

  不過,信託業對此次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並不敏感,多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央行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放開的動作短期來看對信託業影響非常有限。

  “在存款(委託人)端,銀行與信託是基本一致的,而在貸款端,雖然近年來監管層一直鼓勵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傾斜,但是商業銀行出於資金安全性的考慮,仍更看重大型國有企業的貸款,這是銀行的經營特性決定的,而信託業則大量滲透到銀行不觸及的領域,目前的房地産信託、新政合作都能明顯看到信託業與銀行的互補”,一位信託業人士對記者指出。

  此外,目前銀行信貸資源的緊張也是導致信託業對利率市場化不敏感的原因之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據他測算,截至今年二季度,銀行各期限貸款中,基準利率和上浮利率貸款的佔比達到80%以上,下浮利率貸款的佔比不到20%。説明貸款仍是稀缺資源,銀行的議價能力仍然很強,貸款利率很難大幅下降。

  由於短期內銀行業貸款利率很難大幅下降,對融資企業來講,短期也難以從貸款利率的市場化中受益,不過,長期看來,銀行在大型企業的盈利空間將被壓縮,而其服務中小企業的動力將增強,這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信託帶來競爭。

  存款利率市場化衝擊

  需遠慮

  對信託公司來講,真正的“大敵”並非貸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而是存款的“利率市場化”。雖然此次監管層放開貸款利率市場化對信託影響有限,但是隨著相關制度的推薦,存款利率市場化在未來也將逐步推進,對信託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深入。

  信託行業之所以能夠在近幾年迅速崛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銀行的“利率管制”:信託業的政策套利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信託業受託資産規模已突破8.7萬億元。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我國信託業受託資産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

  信託行業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是在相對安全的風險預期下提供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而如果存款利率市場化進行到一定階段,“銀行存貸款利率上限將遠遠高於目前的基準利率,甚至沒有上限限制,這不僅將極大地擴大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而且將使銀行開展目前無法開展的項目成為可能,信託公司的資金來源將受到極大挑戰”,信託業分析人士指出。

  更有分析人士做出如下推論:若准許存款利率市場化,存款利率預計暴漲2個百分點,銀行理財産品餘額縮水一半(回表記憶體款了),信託、券商、基金等通道業務規模暴跌三分之二。

  西部一信託人士對記者表示,利率市場化將使銀行改變息差盈利模式,這對信託是利好,機構之間的合作空間會進一步放大。信託在利率管制的全面放開階段更應該朝著自主管理的基金化發展方向努力,與銀行一樣建立特色的經營戰略,來共同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

  不過,由於信託作為我國目前以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的有效補充,即便利率市場化不斷放開,在未來,信託行業仍然會有發展空間,關鍵在於銀行業對貸款主體的態度的轉變。“存款是有保本需求的,而信託融資是不能保本的,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雙方在貸款客戶取向上的差異”,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長期來看除非我國銀行業徹底改變對民營、中小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區別對待的態度,否則信託在我國的融資體系中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本報記者 徐天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