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為何要去杠桿化?

2013-07-23 09:57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編輯:林天泉

  杠桿是一種“放大”的方式,從物理學的詞源來説,是用較少的力去撬動較大目標的作用。任何能産生這種效果的金融衍生産品和運作方式都可以造成杠桿化。

  “去杠桿化”是中國經濟最近熱門的詞彙,被巴克萊銀行概括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的三大支柱之一。這源自李克強總理對於“要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等看法的衍生。

  金融體系的各個參與者通過運用杠桿,用較小的成本撬動鉅額的交易量,從而放大收益率——這就叫“杠桿化”。比如某公司要投資一個100萬元項目,但賬面上沒有足夠的現金,只能夠出資5萬元。公司可以用自己的固定資産作為擔保,融資借款95萬元。這就是用5萬元撬動了100萬元的投資,杠桿率20倍。

  杠桿化使金融資産數額急劇膨脹,就會出現甲為乙做擔保,乙為丙放貸款,丙為丁重復貸款,丁再用得到的貸款去投資甲的亂象。在杠桿的巨大“力量”下,各個金融機構之間交錯的證券投資和質押信貸在無形中乘數化地放大了收益和風險。這種情況下,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也越廣。美國就是這樣由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的運作。

  “過度的杠桿化”給金融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系統性風險,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發達國家普遍對金融系統進行了“去杠桿化”的改革監管。微觀上,調整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的資産負債結構。宏觀上,收縮金融資産存量。

  比如,央行發行的100元基礎貨幣,如果準備金率是20%,商業銀行只能用80元進行貸款,貸款人拿到80元後又把錢存入銀行,銀行再次扣除20%,並將剩下的64元繼續發放貸款,這樣最多可以創造出100/20%=500元的貨幣。準備金越高,可以創造的貨幣就越少。例如我們過去常聽到的“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在緊縮貨幣政策。

  中國現在為何要“去杠桿化”?因為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機構對短期流動性(資産變現以應對資産價格波動的能力)和高杠桿更為依賴。之前美國的幾輪量化寬鬆政策(QE)向新興市場國家注入了大量的美元,中國也被迫接受輸入性通脹。隨著美國逐步退出QE政策勢必推升美元中長期走強,令美元資産吸引力上升,導致全球資本回流美國。反過來就可能引發中國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和外貿收縮,造成資金面的動蕩。

  由於去杠桿化有放大週期的典型特徵,倘若眾多金融機構在同一時間大規模出售風險資産就會導致資産價格的下跌,而資産價格的下跌進一步促使金融機構去杠桿化。因此不能把去杠桿化放在危機發生之時,中國的金融機構需要防範于未然。中國經濟尚處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二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GDP增長速度低於預期,匯豐PMI低於榮枯線50,經濟弱復蘇的信號顯現。在外來風險的衝擊下,中國金融市場面臨著去杠桿化的巨大壓力。

  全球的金融業由杠桿化到瘋狂杠桿化再到去杠桿化,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王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