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手機每天都能收到好幾條銀行理財産品的資訊,平時收益只有4%的産品都提高到了6%、7%,看得心癢啊,可惜那時候錢已經買了一個産品,還沒到期。可等到最近到期了,想將錢拿出來投新産品時,卻發現那些收益6%、7%的産品又都沒有了,又變回了5%以下,變化也太快了!”隨著年中考核結束以及市場資金放緩,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在最近又回歸了“理智狀態”,可也使得沒來得及趕上那股熱潮的市民們惋惜不已。面對這樣迅速“變臉”的局勢,一些熱衷投資的“大媽們”直呼“來不及買”。
高收益理財減少
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在6月29日至7月5日這一週,58家銀行共發行了497款理財産品,發行量比前一週減少77款。
此前,收益率較高的銀行理財産品多為30天至40天的短期産品,當時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能達到6%。而昨日發現,目前本市銀行在售和將要發售的短期産品預期收益率明顯降低,大都集中在4%至5%。從具體投資期限看,1個月(含)以下期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5%,較6月最後一週大幅下滑121個基點。1個月至3個月(含)期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1%,下滑了39個基點。
銀行員工自己做起總結
過了年中考核,各個銀行都在做半年的統計和總結,一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6月末根據高位的銀行同業拆解利率設計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進入7%以上的瘋狂狀態,收益率幾乎一天一個價,一個比一個高,且期限越短收益率越高,這對客戶資金吸引量非常大。進入7月,資金需求難免出現回落,同時銀行半年考核宣告結束,隨著銀行同業拆解利率回歸正常水準,眾多因素作用下理財産品出現“量價齊跌”。在8號文影響下,銀行理財收益率下半年面臨向下壓力。“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經濟放緩、去杠桿等因素影響下,利潤受到顯著壓縮,難以維持過高收益率。”
那麼,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産品時應該注意什麼?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任何一款理財産品時,在關注産品年化收益率之餘,還應重點關注一點,即銀行通常都會向消費者宣稱相關理財産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消費者一定要看清産品合同,明白所投資的理財産品是否承諾保本或保證收益。 (□金陵晚報記者 金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