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中擔擔保截留客戶資金等案件浮出水面後,近期又有媒體曝光江蘇中融信佳、匯信融等5家融資性擔保機構陸續出現了風險事件。
在記者找到的一份江蘇省經信委發佈的《關於我省部分融資性擔保機構相關風險提示的通知》中,簡要描述了5家擔保機構的主要違規行為,其中中融信佳關聯擔保業務嚴重超過規定比例,匯信融偏離主業從事非法吸儲活動,蘇州中融信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則涉嫌挪用客戶保證金。
與之相呼應,去年以來江西、內蒙古、廣州等地借擔保機構年審之際掀起了一股整頓風潮,迄今已有多家融資性擔保公司被取消經營資質。以江西省為例,截至2012年末,江西省融資性擔保機構197家,比2011年末減少106家。經過一段野蠻生長期後,擔保公司開始退潮,源於擔保行業的風險逐漸暴露。在已經爆出的案件中,既有擔保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又有因資金使用違規、經營虧損而退出市場。
據悉,目前存在違規現象的擔保公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溫州、神木等民間融資發達的地區,部分擔保公司披著擔保機構的外衣,卻從事“地下錢莊”的生意,這類風險在過去兩年的民間借貸危機中充分顯現,已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進而進行清理。另一類則是從事擔保主業的擔保公司的違規行為,從近期爆出的案件看,風險主要集中在抽逃資本金、挪用客戶擔保保證金、關聯交易以及從事非法吸存、高利放貸等違法違規活動。
擔保行業案件層出不窮,既與過去幾年門檻較低,行業急速膨脹、良莠不齊有關,又與經營環境的變化有關。比如説廣東,去年華鼎、創富兩家擔保公司出現資金鏈危機後,部分銀行收緊了銀擔合作,提高了擔保機構準入條件,加之經濟形勢下滑,中小企業貸款需求下降,因而擔保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分化,部分實力弱的被迫歇業。
更有甚者,部分擔保公司出於贏利的考慮,已經脫離了主業,一隻腳踏入了民間借貸領域。由於股市不振、房價調整以及煤炭價格波動,介入到資産炒作領域的擔保公司均遭遇滑鐵盧,甚至對地區經濟造成了一定衝擊。這也顯示出,當前的擔保行業問題不是個案,而是存在著共性弊端,諸如監管不足、多元化涉足、與民間集資盤根錯節等,造成了亂象叢生。
人民銀行年初的工作會議指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強對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的風險監測。層出不窮的擔保案件也在警示,對這一領域和行業的風險監測及防控不可掉以輕心。作為信用仲介機構,這一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與銀行業務密切相關,一旦觸發風險就會向銀行體系傳導,已經爆發的案件中都有大量銀行資金被捲入其中。在我國擔保體系中,擔保公司既是企業增信的重要渠道,又是企業和銀行間的防火牆,在緩釋企業償還貸款風險上發揮著很大作用。如果擔保公司自身違規經營,從事非法資金拆借,那麼非但不能幫助銀行降低風險,反而會因為複雜的擔保鏈而形成風險漩渦,將企業和銀行拖入其中。而且,許多地區的擔保公司之間互相拆借資金,形成了大擔保圈套小擔保圈的局面,一旦一家擔保公司出現問題,很可能會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鄭州曾出現的多家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正源於此。
監管未能及時跟進,是造成擔保行業屢屢發生風險的重要原因。2009年到2011年,是我國擔保業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大量擔保公司基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紛紛設立,但是在監管上,與多家企業、銀行打交道的擔保公司卻被視為一般工商企業,而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存在著一個缺陷,就是監管職能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形成專業的監管合力,導致監管力量薄弱,覆蓋範圍不全。
業界普遍認為,鋻於許多擔保公司存在著違規業務,地方監管部門應當繼續加大對擔保機構民間融資業務風險的監測,加強風險排查,在嚴厲的整頓風暴之後,監管部門應繼續嚴密監控,防止個別企業將非法業務由地上轉入地下、由明處轉到暗處,從而引發新的風險。對於違規經營的擔保公司,應當督促其及時清理違規業務,對已經出現風險的企業,則應摸清風險底數,制定週密的風險處置方案,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