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別在絕望中“割肉”離場
2012年股市連續下跌,讓不少基金持有人感到絕望。不少基民倉促贖回了基金。實際上,如果回顧2008年,一大批基民,都曾在低點贖回了股票型基金,卻錯過了2009年上證指數全年大漲79.98%的精彩一幕。
預測:基金髮行進入快車道
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其公司計劃明年發10多只新基金。10多只還不算多,據了解,目前不止一家基金公司畫出今年發行30隻基金的宏偉藍圖。業內人士指出,基金産品審核制度全面改革,今年基金産品的發行數量可能超過300隻。
操作:保本基金弱市受青睞
今年股票市場有望呈現區間震蕩走勢,債券市場有望延續前高後低的特徵,這將進一步凸顯基金市場的財富效應。債券型基金的業績確定性仍較高,投資者在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債券基金中,優選配置高票息、中等評級信用債較多的債券型基金,以便獲取穩定的持有到期收益。保本基金則既能抓住債券市場的機遇,又有望在股市反彈時博取更高的收益。此類基金在弱市中較受歡迎。至於偏股型基金,則投資者在今年上半年可配置週期風格基金,如果下半年股市回暖的趨勢得以確立,那麼投資者可以加大指數型基金和大盤價值型基金的投入。
提醒:避免單一 合理配置
實際上,對於基金投資,一方面要看到基金的表現與A股市場表現難以分割,正所謂 “股市是水,基金是船,水漲才能船高”;另一方面,基民也應該做做功課、做做配置。不必只盯著股票型基金一種,可以做一個資産配置,把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與低風險的保本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以及另類的黃金基金、地産REITs基金等搭配起來。
■理財
穩中求財是跑贏CPI的王道
去年,在股票、基金等投資市場低迷時,銀行理財産品雖受兩次降息的影響,但還是保持其低風險和相對較高的收益,讓投資者面對CPI不再有“赤腳也追不上”之悵然。
預測:整體收益水準不會變化
銀行理財産品最大的優勢是收益較有保證,在其他投資領域存在較大變數的情況下,預計2013年市場對銀行理財産品的需求仍將處於高位。而理財産品今年能否繼續風光,要看貨幣政策的“臉色”。
經濟增長、經濟轉型是2013年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與之相應的是增加資金供應量的趨勢在今年還將延續,故而銀行理財産品的整體收益水準不會發生趨勢性變化。
操作:仍可配置低風險品種
在具體操作中,投資者可將60%的資金分配到3個月以上期限的中長期理財産品中,40%的資金配置到短期理財産品。掛鉤票據、債券的銀行理財産品比較適合那些穩健型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則可選擇那些掛鉤權益類的理財産品。但對於作為短期投資及追求高於活期存款收益的投資者來説,低風險銀行理財品種仍是值得配置的品種。
今年購買理財産品的窗口期上半年比下半年要好。市場資金往趨緩方向走,包括調基準存款準備金率都有可能。這樣上半年發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會更有優勢。
提醒:追求穩定收益才是王道
投資者一定要注意,銀行理財産品品種繁多、結構複雜,風險及收益大不相同。低風險投資者可首選投資于債券、信貸類資産的産品及保本收益産品;其他結構性産品由於設計複雜,投資者千萬要洞悉其中的風險。
購買産品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銀行的操作風險。近期爆出的銀行“理財産品”糾紛案、銀行員工涉嫌違規代售理財産品及銀行理財産品涉嫌欺詐都與這一風險有關。
■專家聲音
今年物價上漲壓力上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今年物價上漲壓力將有所上升,目前我國食品供求總體處於平衡的格局,國際國內供給衝擊和貨幣寬鬆都容易使物價上漲預期轉化為上漲的現實,貨幣發多了,最終總是要表現在CPI上面,最終毫無疑問表現在價格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也認為,如果外部輸入型的通脹沒有得到抑制,很可能物價將大幅上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判斷,今年總體上就全國而言,市場相對平穩。但是也並不排除一些地方,因為一些多種因素的疊加效應産生市場的波動,甚至如果搞不好還會有大的被動。去年年底房地産市場出現了異常的翹尾現象,這讓很多老百姓恐慌,而且還有開發商和地産界的大佬們表示,現在的房源十分緊張,不過,任興洲認為就全國而言,特別是居民住房的庫存仍然在高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庫存在高位,有足夠的供給就使得今年市場平穩的因素增加了。
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的就是消費,目前我國正在提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在出口和投資乏力的情況下,消費成了增長的主心骨。不過李偉認為,非正常的高消費受反腐的衝擊影響很大。目前花卉市場的消費下降了80%到90%,高消費,高級煙、高級酒,尤其是高級賓館的消費近一個月來出現了下滑。以北京崑崙飯店為例,至少減少了50%的高端消費。過去中國大出口、大投資經濟增長的因素形成的缺口,短期內靠消費彌補還很困難。特別是現在國內的消費市場的培育方面還面臨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