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銀行除了加強與移動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外,中國銀聯也成為重要的合作對象。近日,中信銀行與中國銀聯簽署移動支付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信銀行將成為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空中發卡”項目的首批合作銀行。
“黨的十大八提出了‘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消費行為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消費金融服務無處不在,消費的背後就是支付結算,商業銀行的服務産品之一就是為社會提供支付結算服務。下一階段,圍繞著手機的移動支付必將成為銀行支付服務的重要戰場。”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華夏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與中國銀聯簽署了合作協議,內容涉及多個方面。以中信銀行為例,其與中國銀聯將在電子現金、借記加電子現金、貸記加電子現金三種模式上全面推進。目前,已經形成了具體的業務和技術方案。方案特點是利用運營商手機SIM卡作為銀行賬戶載體,借助銀聯TSM(可信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空中發卡,開卡成功並圈存/轉賬資金後,客戶即可持成功開通中信銀行賬戶的手機至超過100萬台的銀聯“閃付”終端上刷手機消費。同時,雙方還約定在移動遠場支付方面,積極開展商圈共用等業務合作。
“移動支付是一個産業鏈,銀行、移動運營商、商戶、支付企業都是這一産業鏈生態圈的參與者,開放、互通、融合的理念,對於建立産業生態圈至關重要。”有分析人士指出。
上升到戰略高度值得關注的是,大力發展移動金融業務已被商業銀行上升到戰略高度來考慮。
朱小黃履新第一個月即快速成立了網路銀行部,謀求在網路世界中開拓金融新篇,這一動作反映了清晰的創新發展思路。“設立網路銀行部並不只是簡單把物理網點的傳統業務複製到網上,而是要根據支付方式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充分結合科技特性,擺脫傳統業務思維方式,通過創新與整合,實現‘再造一個中信銀行’的戰略目標。”朱小黃表示。
眾所週知,未來十年將是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黃金時期”,而零售業務恰恰是中信銀行的短板。“銀行的零售業務必須通過創新的模式發展,而不拘泥于傳統。一方面要加強物理網點的鋪設,另一方面也要在虛擬空間,也就是網路銀行為零售銀行的發展打開新的空間。”楊曉在接受採訪時説。
據了解,中信銀行網路銀行部下一步還將推出金融電子商城,客戶可以通過網路平臺直接登錄中信銀行的電子商城,之後可以連結到移動支付,同時在這個平臺上打造金融業務和增值服務,比如信用卡業務的積分查詢和兌換禮品等。
網路銀行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子銀行,“首先,網路銀行的空間比電子銀行要大得多。例如電子銀行是必須通過某家銀行的網銀平臺來購買金融産品,包括理財産品、基金等,但電子商城是開放式的,客戶可以不是某一家銀行的網銀客戶,而是從一個對大眾開放的平臺直接選購金融産品。此外,網路銀行打通了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整合為一個金融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楊曉告訴記者。
“未來商業銀行還將圍繞網上存貸款、網上開戶、網上財富管理,以及二維碼支付、跨境支付等創新結算支付上大做文章,前景可期。”一位銀行業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