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信貸危機連環雷

2012-09-04 15:01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范樂

  大批房地産在建項目無奈停工,中小礦企接連倒閉,民間借貸鏈條雪崩,正在考驗鄂爾多斯曾經引以為傲的生存模式。

  公安機關每隔幾天就會在當地報紙上發佈的告示,大多與非法集資及債務糾紛有關,因此而引發的刑事案件也不鮮見,自殺、跑路、破産的流言更是遍佈街道的每一個角落。

  而更加令人憂心的是,這一輪崩盤式危機已經從實體經濟和民間借貸開始向金融機構傳導。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鄂爾多斯銀行業壞賬激增,曾深度參與該地區房地産、礦産等項目融資的部分信託公司,也同樣陷入被動境地,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其中,中融、新時代、新華等幾家公司首當其衝。

  這個昨天還處於盛夏的西部城市,不可遏制地迅速墜入寒冬,留下一片哀鴻。

  地産崩盤 礦業冰封 兩巨頭自殺

  去年秋天,鄂爾多斯出現房地産老闆因資金鏈斷裂引發的首例死亡事件,中富房地産開發責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在辦公室的衛生間內自殺身亡。

  而在不足一年之後,在距離鄂爾多斯僅幾十公里,驅車行駛一個小時左右便可到達的包頭市,當地最大的地産商,鼎太置業董事長魏剛也在一家酒店的客房中,選擇了以同樣的方式結束生命。

  事後得知,將這兩位地産商逼入絕境的,就是當地已經陷入癱瘓狀態的房地産業以及難以償還的鉅額高利貸。

  據了解,魏剛旗下樓盤項目的銷售已經長時間處於低迷狀態,而他的債務規模卻至少超過7億元,單筆借貸最高達1.2億元,月息基本都在4分~5分以上。

  而王福金生前也是因為接近3億元的高息貸款遭遇了密集追債,最終不堪重負。

  這樣的情景在鄂爾多斯、包頭一帶並不鮮見。今年初以來,鄂爾多斯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

  但就在兩年前,這裡傳出“每人平均GDP超過香港”,擁有“5000個億萬富翁”,“打工族開豪車上下班”,各路遊資蜂擁而至,看似遍地黃金。

  一根高利貸繩索一頭係著礦産 一頭係著房地産

  事實上,鄂爾多斯發展的邏輯並不複雜,一頭係著礦業,一頭係著房地産,繩索就是隨處可見的民間高利貸。

  在過去的幾年中,這個位於內蒙古西南角的城市,曾因為豐富的煤炭、天然氣資源優勢而“一夜暴富”,2003年之後,伴隨著煤炭開採高潮的到來,這部分原始積累的資本迅速向房地産涌入,此後當地的房地産業開始向“畸形”的方向扭曲發展。

  有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鄂爾多斯全市房地産企業多達442家,幾乎所有的煤炭企業都開始涉足地産業務,房價從早年的每平方米1500元,直線飆升至超過2萬元,直逼一線城市。

  可這樣由巨大泡沫托起的經濟模式註定無法經受經濟下行週期的考驗。

  鄂爾多斯目前的房價已從高位迅速回落至3000元上下,一年多前塔吊林立四處熱火朝天開工的景象如今也不復存在,樓市持續成交慘澹。大量開發商資金鏈瀕臨斷裂,大多數在建項目都已處於停工狀態,有媒體報道稱,這一比例已經超過八成。

  出現這樣的現狀,除了房地産調控政策強力擠壓了泡沫之外,煤炭市場的低迷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煤炭業一直是當地財富的發動機,今年煤炭市場的蕭條對鄂爾多斯産生了重大衝擊,大批量煤廠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

  山西一位從事煤炭運輸行業的陳先生對記者感嘆,不久前,他曾到鄂爾多斯進行考察,看到的景象遠比預期的要嚴重許多。“從業這麼多年,還沒有看到過這麼不景氣的情況,大批量的中小礦企倒閉,停産的煤礦至少超過半數。”

  資源類産品的巨大市場波動,使得鄂爾多斯的房地産業遭遇浩劫,加之民間高利貸鉅額的融資成本壓身卻無力償付,債務鏈條瞬間崩塌,一切看似瀕臨失控。

  中融信託或受累民間借貸危機

  房價下行嚴重衝擊了民間借貸市場,除了鄂爾多斯本地,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陜西榆林等地區的民間資本也都同樣受困于鄂爾多斯。

  來自官方調研的保守估計,當地民間借貸資本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而維繫當地房地産高速發展的資金,來自民間借貸的部分或已高達八成,借貸成本則大約在月息2.5%左右,最高甚至可達4%~5%。

  如影隨形的高利貸魅影正在成為壓倒當地不少知名企業的直接殺手和“最後一根稻草”,而鄂爾多斯時刻都在爆發的高利貸崩盤危機更是讓關聯的信託公司如鯁在喉。

  事實上,從多年前開始,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等機構就已經開始大批量進入鄂爾多斯地區,與當地企業展開融資合作,主要以房地産和礦業項目為主。而隨著近一段時期,當地地産商和煤老闆普遍資金短缺,一向倚重民間借貸的鄂爾多斯老闆們,也開始學習更多的利用信託、債券等多種融資渠道。更有不少人將信託當作了“救火大隊”,越來越多當地企業開始借助信託資金來“維持生計”。

  然而在繁華喧囂過後,這個叫做鄂爾多斯的城市開始“去泡沫化”,部分當時歡天喜地簽下的信託融資計劃,也開始逐漸暴露風險。

  2011年5月10日,中融信託發行了一款名為“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戶區改造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所募集資金用於對凱創房地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股權投資,投資完成後持有該公司96%的股權。信託規模116350萬元,期限1.5年,滿一年可提前結束,年收益率9.5%~12%。

  公開資訊顯示,融資主體鄂爾多斯凱創房地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由鄂爾多斯市通凱建材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凱創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實際控制人為凱創集團王建平。

  借“保障房”名義 融資搞商業酒店開發

  雖然信託計劃名稱為“棚戶區改造項目”,但是實際資金運用的領域則更為“廣泛”,按照信託計劃的安排,信託資金主要用於投入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改以及城市之巔兩大項目,前者地處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心位置,項目類型包括回遷房、商品住宅、商業、寫字樓、酒店等,定位為伊金霍洛旗中心地段中高檔綜合社區。後者則地處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鐵西新區,項目業態為高層住宅、商業及酒店等。

  記者了解到,這兩個項目都是凱創目前在鄂爾多斯的重點項目,可以明顯看出,在房地産信託融資受到一定限制的時日,凱創選擇了“聰明”的方法另辟蹊徑,通過保障房信託融資來進行所謂“綜合商業開發”。

  而拋開這樣的做法是否有“名不符實”的嫌疑,若是按照開發商規劃預計順利成行,使信託資金分享投資收益倒也令人欣慰。然而隨著鄂爾多斯當地房地産業持續蕭條,這兩個項目的開展情況並不樂觀,掌門人王建平的日子並不好過。

  當地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凱創旗下的城市之巔項目曾號稱要建成鄂爾多斯東勝地區最高的建築,然而由於資金週轉問題,此前已停工半年,預計今年交工的計劃難以完成。

  更讓人揪心的是,除了從金融機構獲取融資,王建平及旗下公司背負鉅額民間借貸,為了減輕逼債壓力,凱創還使出了“緩兵之計”,曾發起以城市之巔的地産項目進行抵房的活動。至於其總體的債務規模則暫難估計,但涉及人數眾多,這些凱創集團的債權人,正計劃“抱團”討債。

  有消息稱,去年8月,鄂爾多斯市政府曾秘密召開會議,摸查了當地的民間借貸情況,並擬定出了一份高危黑名單,據記者拿到的這份坊間流傳的“黑名單”顯示,王建平赫然在列,被列為“信譽度、抗風險能力較差”一級。

  而很多為鄂爾多斯地區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也是寢食難安,上海某信託公司信託經理透露,之前有很多公司都密集去鄂爾多斯看項目,做成的人反而現在提心吊膽,那邊的企業普遍高利貸纏身,加上主業不景氣很容易就被絆倒了,而部分信託公司在對這一地區企業做項目時,也缺乏足夠的謹慎。

  鄂爾多斯農商行不良貸款激增

  眾所週知,在鄂爾多斯,房地産、礦産開發的資金主要來自民間借貸,而非傳統銀行。鄂爾多斯銀行業對房地産開發貸款以及其他産業也一直持比較審慎的放貸原則,這主要也是因為大部分民間資本主動傾向於將資金投入到民間借貸體系中,而不是銀行。

  這樣的金融生態傳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銀行業在這一輪經濟危機中的風險程度。但記者了解到,儘管如此,今年以來,當地銀行業的不良資産仍處於快速增加狀態。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鄂爾多斯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已達44.92億元,比年初增加了30.87億元,不良率已經從去年年底的0.7%上升至2.14%,增加了1.44個百分點。

  事實上,為了救房地産,鄂爾多斯當地政府一方面大批量回購開發商的現房項目,改作公租房等保障房項目;另一方面則積極出面牽頭處理債務問題,這其中就包括對於銀行的“遊説”。

  據記者了解,在鄂爾多斯地區,四大行對當地企業的融資支援態度較為冷淡,銀行機構中發放較多貸款的為本地兩家商業銀行,鄂爾多斯商業銀行和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

  當地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兩家銀行現在手中都有很多可能收不回來的貸款。

  就在今年年初,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就曾一口氣將盧平、王秀等13人告上法庭,案由為“借款合同糾紛”。“由於管理鬆散,這兩家銀行部分內部人員都存在違規放貸等行為,實際的損失情況可能比賬面上看到的嚴重很多。”

  消息人士透露,此前曝出的鄂爾多斯非法集資第一案主角烏金煤業董事長白昊,涉資24億元,此人與鄂爾多斯農商行某高管過從甚密,曾從這家銀行拿到了不少貸款,但“合規性存疑”。而除此之外,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包商銀行也是在當地較為活躍的銀行,但“相對保守,所以受影響情況也不如上述兩家銀行嚴重”。“房地産企業貸款是一部分,但還有很多相關的産業,比如鋼材、運輸等,都是不良貸款出現最多的地方,當然還有部分礦企,以及煤炭運輸企業。”

  面對壞賬不斷增多的情況,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寢食難安,應急機制紛紛啟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