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客服外包行銷成泄密區

2012-08-20 14:05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范樂

  小貸公司銷售個人信用記錄

  除銀保合作的呼叫中心這種渠道外, 目前不少小額貸款公司與融資擔保公司也可以收集甚至出售個人信用記錄牟利。

  “現在做這行的已經很多,一般有仲介公司從保險公司或銀行處收集各種客戶資料,”天河一家融資擔保公司的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現在融資公司很容易取得銀行的客戶資源資訊,這些融資公司每年銀行提供上億元的委託貸款以及資金託管。”一些銀行經理向他們提供一些客戶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服務,每個月還可賺上千元。

  該擔保公司客戶經理向記者透露, 這家公司對他們合作銀行VIP客戶的詳細資料一覽無余,包括客戶名字、行動電話,甚至連銀行賬號和身份證資訊都有。記者隨後向一些中小銀行員工了解到,一些金融公司通過與銀行的合作索取客戶資料,然後在市場上多次倒賣。由於這些公司與銀行合作緊密,對於部分客戶資訊經常共用,因此監管機構也很難查處具體是哪家機構哪個環節洩露了客戶信用記錄。

  各方説法:客戶資訊被洩露卻難舉證

  就銀行客戶個人資料與信用記錄外泄的問題,廣州地區各大銀行表示,已經對此問題加強防範。

  不過,銀行內部相當多部門都可以直接獲取客戶個人信用記錄,其中包括辦理貸前調查的客戶經理、貸款審查審批人員、貸後檢查人員等都可以接觸和查詢。因此這也造成一旦發生問題,有關機構很難確定是銀行內部具體哪個環節或個人出售個人信用記錄,也無法認定具體責任。即使客戶斷定自身的資料與信用記錄“出口”者是銀行,由於舉證難與調查難,客戶很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廣州一家股份制銀行表示,銀行方面一直高度重視各類資訊保密工作,如發現員工泄密,會根據行內規定給予罰款、處分等,甚至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