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各大城市的房價卻在一路下滑,樓市遭遇寒流,昔日叱吒風雲的炒房團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企業主大多迫切求生,整個溫州的民營企業正在經歷重新洗牌的過程,在資金投向上風險偏好程度明顯降低。近年來,各種政策措施都在不斷引導資金回流實體經濟,而近期實體經濟顯露復蘇跡象,遊資回流將有利於實體經濟經營環境的改善,而實體經濟企穩回暖也將進一步促進遊資回流進程提速。
一、房地産調控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
儘管面臨著穩增長的壓力,但房地産調控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房價沒有回到合理價位,長效機制改革也才剛剛起步。房價下降一半以上,才有新的購買能力入市,房地産僵局才能打破;房地産從業者才能徹底洗腦並理性看待房地産市場的去暴利化趨勢;社會資金才能逐步轉向實業;才能彌合被房價撕裂的社會。歷次調控的經驗教訓啟示我們,每一次“放水”,每一次曖昧和搖擺,都成為房價強勁反彈和泡沫膨化的助推器,其教訓十分深刻。我們欣慰地看到,在這場長時間的複雜博弈中,中央決策層表現出異常的堅決和堅定,一次次傳遞出“堅持宏觀調控的正確方向不動搖”,“房地産調控不能半途而廢”,聲聲如黃鍾大呂。面對房地産堅硬的泡沫,我們需要這種堅定的決心和勇氣;只有房地産泡沫早點破滅中國經濟才能轉型成功。
二、莫讓浮躁經濟結構毀了實體産業
浙江是這樣,鄂爾多斯也是這樣,很多實體經濟發展到後來,實體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潤遠遠趕不上固定資産所帶來的利潤增長。舉例來説,很簡單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開廠做實業一年才賺一千來萬,但是他當時買的土地蓋廠房的土地可能反倒能賺幾個億。正因為大量固定資産的升值要高於實體經濟利潤的創造,使得很多企業就會不斷的去得到資金,然後擴大對固定資産的投入。而且得到的資金遠遠大於實體經濟自身所需要的資金,這裡面錢炒錢就會助推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多金融機構變相的給予企業遠超過企業生産所需要的資金,就是幫助企業去擴大和增加對資産的投入。幫助企業圈地,買房,甚至去做房地産。
過去的十年來,這種情況不斷得到惡化,就産生了一個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什麼意思呢?就是大量真正他是幹實業的人沒有好結果,而大量沒有專心幹實業,不斷通過實業套錢用來做投機的企業卻一個個暴富。使得很多企業自然而然都依樣畫葫蘆走上了投機生涯。
中國的房價比美國的還要高出幾倍,泡沫已經是非常巨大,未來幾年中國是一個去房地産泡沫化的一個過程.中國的高房價是造成目前中國通貨膨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國的高房價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降房價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第三套房開始開徵30%以上的物業稅.從2013年1月份開始。二是車價降下來,讓汽車行業和房地産行業打價格戰,通過價格戰的競爭淘汰房地産和汽車行業沒有競爭力的企業,這兩在産業價格降下來,通脹的問題就解決了大部分.三是出臺政策讓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公平競爭的政策,保護中小企,恢復中小企主的信心,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四是建立暢通的投融資平臺,讓民間資本有通暢的投融資渠道,不能讓民間資本氾濫成災把物炒高。金融行業及投融資平臺要對民營企業開放,只有這樣政府才能規範民間資本。五是鼓勵各行業創建品牌,提高産品的附加值,進行技術改造,創建出世界上的各行業大品牌.六是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讓各行業每個人都有憑自己的能力,經過努力後獲得成功的機會,充分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更多的人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給更多的普通民眾以希望,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才能健康發展。
三、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長期依賴工業化
我們並不否認,一個經濟體的進展都會經歷"退二進三"(從第二産業出來,進入到第三産業)的過程,但當前的問題就在於,它並不是在第二産業,也就是工業化發展充分之後自然過渡到金融服務等第三産業的。我們的工業化才剛剛起步便“未熟先衰”。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激進的宏觀經濟環境就像一場龍捲風,一部分參與資本運作的人確實狠撈了一把。但産業空心化所吹起的泡沫遲早要破,今天的溫州,正在為它積累多年的産業空心化付出代價,不斷出現的老闆跑路潮和金融壞賬就是明證,工業化“未熟先衰”、投機盛行、産業空心化的問題在很多地區都露出了苗頭。
對於中國的工業化,我們首先要糾正好高騖遠的錯誤觀點,發揮實業精神,否則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另外,儘管國際市場萎縮,但勞動力成本、稅負、融資難等國內因素才是壓垮製造業的更重要原因。這些年壟斷行業的在基礎資源領域的盤剝、房地産價格高企所帶來的經濟運作成本的飛升,以及高稅負的負擔,是中國實現二次工業化必須掃除的宏觀政策障礙。我們也有必要對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刺激政策進行冷靜的反思,泡沫化的刺激方式只會營造短期的繁榮,擠壓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打擊中國本來就不強大的企業家精神。這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將是一個災難。對於企業而言,要在這種倒逼機制下進行轉型升級,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企業家更要回歸實業精神。就中國目前的要素稟賦而言,中國經濟的發展還必須長期依賴工業化,中國的工業化也還遠未成熟,我們的製造業還處在簡單粗放的發展階段。我們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點滴的創新積累,最終實現從附加值低的産品製造、服務向産業鏈高端的升級,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