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力挽狂瀾 經濟結構調整還能是主旋律?

2012-09-14 08:38     來源:新華期貨     編輯:王偉

  在中國經濟進一步走低的同時,歐債危機的熱點漸逝,美國還持續走在不穩定的復蘇的道路中。前期連續的股市創新低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已經積極採取措施。進行經濟刺激行動,股市也應聲反彈,9月7日漲幅更達到3.7%的水準。此輪反彈究竟是經濟復蘇的前兆還是病弱患者強心針的的産生的效果?市場對此褒貶不一。

  在改革開放的30年的時間裏,中國由計劃經濟從逐漸打開國門到形成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國家的有形的手配合市場無形的手的加速推進經濟發展。但在經濟膨脹階段需要考慮的是我國的經濟結構是否當時就已然出現失衡。現在政府進行的措施能否有效彌補前期的經濟失衡?

  一、力舉“凱恩斯”刺激措施

  在2012年7月期間發改委密集的基礎建設項目審批的進度已經看出“凱恩斯”模式的刺激手段又再現倪端。區別於08的4萬億貨幣投放,本次動作主要是結合前期的穩中求進的政策主旨。儘管政府表態在今年的政策主旨是引導國內內需的擴張,以及促進産業的升級調整從而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但由於經濟的衰退勢頭不減,而穩定物價的方針限制了貨幣政策的運用規模。財政刺激成為當前拉動國內經濟的不二法門。

  國內經濟環境分析,CPI與PPI增長率官方數據顯示已經已經進入了低增長率時代,CPI目前主要的增長因素依然集中在糧食、油脂類産品。PPT更是相對負比例增長。那麼基本來説國內的穩物價的方針至少從數據上看已經得到相對應的效果。而民營企業依然沒有擺脫高企的存貨的陰霾。

  市場上萬寶盛華集團獵頭公司發佈對中國4000多家公司所做的調查,接受調查的大多數公司計劃維持目前的員工數量不變,或本年度最後一個極度的增加數量,然而計劃裁員的或對這一問題未能作出決定的公司數量相對上升。中國經濟全球性的危機重創後,勞動力市場視乎並未衰退。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現象能否繼續維持值得懷疑。

  二、大盤究竟到底了嗎?

  相信這是很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就筆者而言目前大盤更傾向於階段性的中期反彈。而且是政策托起的底部。並不是經濟的自然回暖,中國實施的措施在美國70年代大蕭條時期羅斯福實施的新政有那麼多類似的地方。都是以政府強硬鐵腕進行龐大的公共建設、福利支出而換取私營業主的利潤增長。換句話説政府的財政支出與私營業主的盈利狀況呈現此消彼長的狀態。

  國內新的財政措施著力點除了增加出口退稅,提高高附加值産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撐産業升級以及內需擴張,中小企業的貸款力度加強,擴張中等收入群體等等。這些政策貸需要一個執行過程,能否起作用除了上下政策貫徹流暢外,企業資金改善從而達到經營環境的整體改善也是需要時間過程。此類政策發佈的時候出了當日能夠構成一個投資市場的新熱點炒作意外,但其效用依然要經歷時間的考驗。

  目前國內的政策轉向更為直接的拉動投資者熱情的方面:政府直撥款項的交通系統建設,股市轉融資的開閘。相對應的市場也同時再現房地産的搶地狂潮。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拉動經濟的手法,筆者更將其視為強行針的效應。

  當然經濟結構失衡的調整並不是一撮而就的過程,前期指定的相關的健康經濟發展的政策需要在後期産生效果後替換掉財政政策直接刺激的經濟效應,這樣當財政建設收關之後經濟才能不出現大的紕漏。

  如果依然只是固定資産的建設,單純性的資源性、工業性的刺激,服務業、高附加值行業等沒有一個真正的轉型動作,經濟能夠真正回暖的論調還言之為早。(中大期貨分析師 李逸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