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雙寧:當下美國經濟=復蘇趨勢+不確定性

2012-04-24 11:08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一、歷史大鏡頭下看美國

  放在歷史的大鏡頭下看,我曾以美國的四大地標比喻美國歷史發展的四個階段,即獨立戰爭期間的“落基山奠基階段”、建國到一戰期間的“尼亞加拉瀑布式前進階段”、一戰到二戰期間的“密西西比河式前進階段”和從朝鮮戰爭到金融危機期間的“兩大洋波浪式漲潮階段”。“大蕭條”是美國大歷史的第一個“反向轉捩點”,表明美國的發展不再是尼亞加拉瀑布式的“飛流直下”,而是如密西西比河式的“曲折前進”。“大蕭條”的根本解決是靠二戰。二戰漁利後美國經歷了三次大的退潮,即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這成為美國大歷史的第二個“反向轉捩點”,打破了美國“金身不敗”的神話。後來美國又經歷了三次大的漲潮,即裏根主義、蘇聯解體、資訊革命,美國神話出現“迴光返照”。自裏根主義開始的這三十年間,美國又展開了五個作用力與三個反作用力的博弈。五個作用力是:利用廣場協議壓制日本、利用亞洲金融危機敲打“四小龍”和“四小虎”、發動科索沃戰爭動搖歐元、興起資訊革命領先全球以及實行寬鬆政策刺激經濟;三個反作用力是:911事件、安然事件和次貸危機。這次金融危機可以説是美國大歷史的第三個“反向轉捩點”。從歷史大鏡頭看,每經歷一個轉捩點,美國就將下一個臺階。

  二、當下美國經濟=復蘇趨勢+不確定性

  在歷史大鏡頭之下再看美國金融危機後的小鏡頭。最近筆者訪美期間,公務之餘順帶對美復蘇趨勢做了些觀察和了解,分析了一些數據和評論,同不同層面人群進行了交談,其中包括銀行家、企業家、學者、中産階級、底層民眾等。不同層面人群所持結論不一,總體看既呈現復蘇趨勢又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特別是從階層看,越高層越看好,越底層越不看好。從積極方面看,主要表現為就業狀況持續改善。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從2011年底後開始下降,從危機期間的10%下降到今年3月的8.2%。此次訪美期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機場安檢的就業人員增加,因此也有人説所謂就業增加主要靠政府部門,也就是説推動力是政府而非市場。此論可立此存照暫不下結論。另外,從工業産出指數來看,今年2月已超過96,雖然還未恢復至危機前的2007年(該指數為100)水準,但已遠遠超過2009年(最低時只有83)的低谷。從消極方面看,最有代表性的房地産市場仍處於低谷,已獲准新建私人住宅、已開工新建私人住宅以及房屋銷售等最新指標仍處於2007年以來的底部,今年2月份現房價格均值為每套15萬美元,不僅比2007年低30%以上,也低於去年的16萬至17萬美元的水準。此外,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增長緩慢,製造業PMI指數忽上忽下,國際貿易逆差未能顯著縮小,表明經濟增長動力仍顯不足。從哲學角度看,筆者三年前曾給出世界經濟將在經歷三至五年的下行期後再出現一個新的上行期的判斷,單從美國看筆者現在仍持此論。

  三、歐債危機和大選年更增加了美經濟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幾大經濟體之間更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目前,影響美復蘇的最大變數是歐債危機。美歐之間金融交易和貿易往來密切,美國銀行業在歐洲有大量風險敞口,歐洲銀行業也擁有大量美國資産,歐債危機導致歐洲銀行業受損,美國銀行業難免濕鞋甚至落水。如果歐美銀行業收緊信貸,必然影響到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復蘇。美國與歐洲互為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量大體互為20%,歐洲經濟不景氣,同樣影響到美國的出口,並影響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目前看來,歐債危機無解,至少短期內無解。受歐美影響,新興經濟體也存在較大幅度下滑可能,美、歐、新興經濟體甚至有可能出現“相互逆拉動”。同時,今年又是美大選年,從目前的選情看,羅姆尼作為共和黨候選人與現任總統奧巴馬對決已成定局,美國大選提前進入決戰,主戰場將是“經濟復蘇”。為了增加選資,不排除出臺QE3的可能性。QE3的本質就是對內刺激本國經濟,對外貶值債務和輸出通脹,對此我們要有所準備。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