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流通十年整 歐債危機面前命運成懸疑

2012-01-02 10:24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迪

  經過30多年醞釀和準備,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但起初它只是一種用於金融市場交易的無形貨幣,直到2002年1月1日,歐元紙幣和硬幣開始流通,正式進入尋常百姓家。

  流通後的十年間,歐元成就斐然。但由於歐元設計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相關財政、經濟一體化進程滯後,在國際金融風暴衝擊下,上述問題惡化為歐債危機,而歐債危機又反過來加劇歐元危機。

  自2009年底希臘率先爆發主權債務危機以來,歐元保衛戰即將邁入第三個年頭,但歐元的未來命運依然懸而未決。

  流通十年成就斐然

  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安德烈薩皮爾説,歐元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成果,十年裏,歐元極大地促進了區內投資、經貿交流和金融整合。

  法國前景研究與國際資訊中心負責人阿涅絲貝納西—凱雷説,使用單一貨幣後,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增長了約6%,而平均通脹率控制在2%。

  在歐元國際化方面,歐元已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0年歐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的比重為12.7%,美元為68.2%;到2011年第一季度,歐元所佔比重為26.5%,而美元比重降至60.7%。

  歐盟委員會這樣總結歐元的“好處”:“對於消費者來説,歐元意味著選擇更多,物價更穩定;對於企業和市場來説,歐元意味著金融交易更安全,商機更多;對於歐洲來説,歐元是一個身份標識。”

  天生缺陷潛藏危機

  前歐洲共同體委員會(歐盟委員會前身)主席、歐元締造者之一的雅克德洛爾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承認:“歐元設計之初就存在缺陷。”而歐元區成員國對旨在規範財政紀律的歐盟條約又普遍執行不力,因此危機一來,歐元固有缺陷就暴露無遺。

  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10月底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創立歐元的政治考慮壓倒經濟權衡,“未建立財政聯盟的貨幣聯盟具有很大風險”,因此“歐元區危機難以避免”。

  英國獨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研究員菲利普懷特説,歐元區國家缺乏財政政策協調和對銀行的監管,這造成區域內嚴重金融失衡。單一貨幣啟用還降低了南歐國家的融資成本,助長了這些國家借債無度。

  義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經濟學教授弗朗切斯科賈瓦齊説,由於單一貨幣無法貶值,這給部分國家發出了錯誤信號,導致其誤判自己的經濟競爭力,並在結構改革問題上過於懈怠。因此,對南歐國家來説,歐元並未真正發揮促進增長的作用。

  未來命運眾説紛紜

  對於歐元區的前景,目前眾説紛紜。最悲觀的看法認為歐元區將解體或“縮編”。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報道説,英國財政部正在制定歐元解體後的應急計劃。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道説,有歐洲銀行已著手為歐元區解體做準備,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兩家跨國銀行已安裝後備技術系統,為希臘、葡萄牙和義大利重新使用舊貨幣做交易準備。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