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觀察:支援固定匯率 貨幣須有一個錨

2012-05-09 14: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匯率應該由市場完全決定嗎?

  主張浮動匯率的一個最主要理由,是認為既然匯率是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那麼理應交由市場來決定。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將貨幣與一般商品相等同,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一般意義上的外匯市場或者完備的外匯市場並不存在。外匯市場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參與者往往是各國中央銀行。為實現內部或外部平衡,各國央行在外匯市場頻繁對本國貨幣匯率進行干預。因此,與其説匯率是由外匯市場自由決定的,不如説是各國中央銀行干預的結果,與一般商品或服務市場上所決定的價格不是一回事。

  第二,自由市場上的價格浮動只是相對價格的浮動,並非針對一般價格水準而言的。事實上,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各國的政策實踐來看,均不支援一般價格水準的自由浮動。而一國匯率的變動卻會對一國整體物價水準産生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以外幣/本幣衡量的出口/進口産品價格上,還體現在匯率的變動不可避免地對國內價格體系産生衝擊———本國貨幣升值,國內往往有通縮趨向;本國貨幣貶值,則會面臨通脹壓力。

  第三,貨幣與一般商品的最大區別,在於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或者説是度量衡的角色。換言之,所有的物品、服務等都需要用貨幣來衡量其價值,而不是相反。作為度量衡,貨幣價格(匯率)的頻繁變動,就像度量標準的頻繁變更一樣,除了引起混亂之外,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好比今天規定1米等於100釐米,明天1米變更為76釐米,除了引起長度測量的混亂之外乏善可陳。

  從來沒有完全的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意味著以外幣衡量的本幣之價,由外匯市場決定而自由浮動,前提則是有多種貨幣。這一點似乎不言而喻,但極為關鍵。如果全世界的貨幣相同,例如都是金或銀,或以金銀為本位(此時實質上仍然只有一種貨幣),那麼自然是固定匯率制了。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多少種貨幣才能稱之為完全的浮動匯率?假定全球分為兩大陣營,分別使用一種貨幣,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自由浮動,但每一陣營內部只有一種貨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説全球貨幣體系是浮動匯率制嗎?即便在浮動匯率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國內部貨幣數量仍然只是一種,區域與區域之間所實行的也仍然是固定匯率制。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元以固定的兌換率1:1換取馬薩諸塞州的一元,同樣,北京的一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固定的兌換率1:1換取上海的一元。

  較好的辦法或許是探討最優貨幣區的範圍。在最優貨幣區內只使用一種貨幣,或者使用多種貨幣的同時固定他們之間的匯率。在最優貨幣區之間,不同貨幣間的匯率可以固定,也可以浮動。當最優貨幣區的範圍足夠大時,全球只使用一種貨幣或者使用多種貨幣但固定貨幣間的匯率;當最優貨幣區小到極致———人手一種貨幣時,貨幣的種類最多,此時如果貨幣之間的匯率自由浮動,那就不如回到以物易物的時代。

  可見,僅當最優貨幣區不大不小時,浮動匯率才有存在的空間,此時在各最優貨幣區內部仍然實行著固定匯率制度。

  為什麼浮動匯率會流行?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前,戰爭期間的赤字財政也曾在短期內摧毀過固定匯率體系,但為時不久固定匯率制度就又得到重新恢復。今天,由於超越經濟學的政治因素的存在,世界範圍內浮動匯率的理念和政策實踐變得流行。

  第一、在西方所謂的民主政治和大搞福利社會的背景下,固定匯率不易守住。固定匯率捆綁住了財政的手腳,限制了政府花錢和利用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空間。因為這個原因,即使在金本位制時期,貨幣貶值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而今日之西方,一人一票的民主政治深入人心,政客為討好選民贏得選票而大搞福利社會,守住固定匯率制度的難度更大。

  第二、從美國的角度看,主張全球範圍內的匯率自由浮動可以有效地降低其他貨幣對美元的替代,增加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世界範圍內對美元的需求,並可以在任何必要的時候將美元貶值,變相進行債務違約和提振美國本土的競爭力。並且,主張匯率浮動,美國可以有“充足”理由要求其他國家貨幣升值,而用不著美元貶值。這前者與後者的經濟後果極為不同!

  法國經濟學家、中央銀行家查爾斯李斯特曾經説:“民主葬送了金本位制。”今天,我們也可以説:“政治催生了浮動匯率制。”

  貨幣必須有一個錨

  總之,與固定匯率相比較,想不出浮動匯率有什麼勝出之處。而即便在浮動匯率大行其道的今天,固定匯率依然隨處可見。一國之內自不必説,那些採用聯繫匯率制的國家和地區也並非罕見,歐元區的成立則是最新的固定匯率制的例子。

  當年弗裏德曼和蒙代爾的巔峰對決,爭論的可不是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的孰優孰劣(結論明確,不用爭議),而是在現實條件的約束下,固定匯率究竟守得住還是守不住。以歐元區為例。弗裏德曼認為不同國家的政治不同,失業率不同,對貨幣政策的需求不一樣,統一歐元是要成員國家放棄貨幣政策的自主權,行不通。蒙代爾則堅持認為統一貨幣帶來的巨大利益遠超放棄獨立貨幣政策的成本,從而不僅在理論上論證歐元區的可行,更是身體力行促成歐元區的誕生。

  當然,在蒙代爾看來,正確的問題不是討論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優劣,而是應該固定什麼是變數,是價格水準?貨幣供應量?還是匯率?固定匯率制選擇將匯率固定,浮動匯率把穩定政策的重擔交給了貨幣本位或商品本位。後者即是我們所熟知的貨幣供應量目標制和通脹目標制。從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經驗看,二者運作得都不成功!貨幣必須有一個錨,從實踐來看,沒有什麼比國際主導貨幣做為錨更經濟和有效。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