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觀察:IMF不能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2012-04-18 09: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峰會臨近,增資擴容5000億美元、繼續推進份額和投票權改革兩大要務卻進展堪憂,真是獻禮不成卻添堵。這筆賬自然要算在頭號股東、唯一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美國身上,但一直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IMF也難辭其咎。

  由於現有融資能力不足4000億美元,且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援助貸款總額迅速增加的IMF便向有關國家提議追加500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其中2000億美元由歐洲承擔,3000億美元由其他經濟體承擔。本月初,IMF總裁拉加德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特別指出,世界需要美國發揮在經濟領域的領導作用,並稱還沒有國家因為向IMF注資而遭受損失。

  但美國政府對此並未表現出應有的重視和熱情。財長蓋特納唱反調説,IMF擁有充裕的資金,“我們沒有必要向國會提出增加對IMF注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美聯儲不會為歐債危機提供額外融資幫助。事實上,美國多數官員和學者都認為,解決歐債危機應該讓歐洲人自己掏錢。

  在進一步推進份額和投票權改革問題上,IMF同樣吃了美國的“閉門羹”。IMF執行董事會2010年底通過了治理與份額改革方案,並計劃在今年10月世界銀行和IMF秋季會議前完成改革。根據該方案,約6%的份額將向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IMF還提議改革執董會,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執董會的代表性。

  但截至3月12日,只有份額佔53.14%的89個成員國批准了份額改革方案,投票權佔45.36%的66個成員國批准了執董會改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遲遲沒有行動,根據現行規則,若美國不開綠燈,這次改革就等於在半路拋錨。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國會可能要等到今年大選水落石出後才會對此投票。

  美國的各種“抵觸”表現,背後自有其如意盤算。由於國內財政壓力,美國不願往外掏錢,但也不希望其他成員自行向IMF增資,以免到頭來稀釋掉自身份額,削弱自己的話語權。而IMF在美國面前無計可施,都是體制惹的禍。自1944年誕生以來,IMF一直為歐美掌控,特別是美國擁有唯一的否決權。

  被美國處處掣肘,凸顯份額和投票權改革的必要與迫切。正如西班牙對外銀行研究員松索萊斯卡斯蒂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一文中所言,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IMF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應對21世紀挑戰時處於更有利地位,但有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仍是如何讓其內部管理結構更適應世界經濟的多極化形勢。發達國家,具體而言就是歐美國家,沒有必要再為了維持有利地位而堅持擁有多數投票權;新興國家在IMF及其他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權增加不僅是值得歡迎的,而且是不可阻擋的。

  受美國牽制數十年的IMF也算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但如今面對美國的各種不作為,也該發發牛脾氣了。拉加德日前就敦促還未批准份額和投票權改革的成員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式,在約定的時間表內實施這一重要協議。IMF執行董事保羅巴蒂斯塔也強調,美國需要遵守兩年前作出的承諾。

  若是一再對美國委曲求全,IMF重塑權威的努力將化為泡影,被其寄予厚望的新興市場國家恐怕也要撂挑子甚至真的另起爐灶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