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電子商務,銀行意在何方?

2013-01-06 08:43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王偉

  追隨著日趨龐大的網購市場,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開始頻頻進軍電子商務領域。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使存貸利差收窄,中間業務成為各商業銀行的必爭之地;另一方面,越來越多涉足電商平臺的中小企業也迫切需要更加快捷便利的融資服務。由此,開網店,成為銀行商業模式創新的務實之選,更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新鮮事:銀行也有衣服賣?

  白領王小姐平時由於工作忙沒有時間逛街,而習慣於網上購物。近來天氣變冷,她想再網購一件外套。這次她沒有上自己熟悉的網站,而是帶著好奇心登上建設銀行“善融商務”石獅服裝城專業市場網站,輕鬆買到了稱心如意的衣服。事後,她開玩笑地説:“真是沒想到,銀行也有衣服賣。”

  事實上,不止建行一家,包括招商銀行、工行等在內的各大銀行都在加速涉足電商領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2943億元,同比增長36.9%;截至去年6月底,中國網購的用戶規模達2.14億人,同比增長23.7%。龐大的網購市場潛力為商業銀行開闢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專家分析,銀行創建電商平臺的主要目的依然是服務於金融,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上積累的大量交易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從而開發出不同的金融産品。

  在當前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展較為成熟的情況下,對於銀行係電商而言,無疑只有通過差異化的定位,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價格優勢和舒適的購物體驗,才能成功將用戶吸引過來。“電商金融平臺以建行品牌為保障,直接關乎建行的聲譽。若商家在電商平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將對建行的聲譽産生重大影響。”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建行涉足電商堅持以“原廠、正牌、實惠”的標準篩選商戶,重點挖掘生産商、製造商以及産品在全國具備競爭力的貿易商入駐平臺,真正當好消費者的把關人。

  “相比于其他電商平臺,融資是我們獨有的優勢功能。銀行電子商務在未來有沒有生命力,關鍵看我們能不能通過電商平臺的交易量、資訊流分析掌握客戶的信用,並及時地提供信貸支援。”該負責人坦言。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