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歐元在“崩潰論”中奮然前行

2011-01-04 10: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程軼文

  新年伊始,歐元區迎來了第17位新成員——愛沙尼亞。這給在主權債務危機中苦苦掙扎了一年的歐元帶來了欣喜,也讓世人看到了歐盟各國仍在延續的“歐元夢”。愛沙尼亞在歐元面臨危機之時“逆風而上”,向世界有力地傳達了一個重要資訊:歐盟成員國對歐元和歐洲一體化保持著堅定信心;歐元儘管面臨曲折,但只能奮力前行,而不會走回頭路。

  去年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將全球目光聚焦于歐元。歐洲多國嚴重的主權債務困境,迅速演變成全面的歐元信心危機。面對歐元的動蕩,憂心忡忡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有人斷言,歐元“註定要在淚水中結束”,愛沙尼亞加入歐元區不啻于在參加歐元的“葬禮”;有人甚至聲稱,整個歐盟都將隨著歐元的“崩潰”而徹底“瓦解”。

  然而,包括歐洲在內世界各國的主流經濟學家都認為,所謂“歐元崩潰論”,完全是一種非理性的“杞人憂天”。

  作為人類貨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歐元于上世紀末呱呱落地,並在隨後十年期間不斷完善,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歐元的誕生和發展並非偶然,它是歐洲數十年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拓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歐盟抗衡美元霸權、

  爭取國際金融話語權和主導權的戰略需要。歐元區的建立,順應了戰後德、法等西歐大國尋求政治妥協與和平發展的大趨勢,也為維護歐盟地緣政治安全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歐元崩潰論者”大肆鼓噪歐元大限將至時,他們卻忽視了歐盟及其成員國為克服危機而採取的標本兼治的有效措施,忽視了歐洲經濟復蘇業已出現的積極因素。在去年一年內,歐盟為解決債務危機、保持歐元穩定先後召開了7次首腦會議,不僅向危機國家提供了緊急救援,而且開始著手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歐元區的深層次問題,包括廣泛施行財政緊縮政策、加強統一貨幣下的財政監督、完善各成員國經濟政策協調、制定未來十年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此外,去年以來,西歐和北歐國家的經濟基本面較好,特別是歐盟“經濟發動機”——德國的製造業及其他關鍵産業已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水準,失業率明顯下降。這一切為歐元的持續生存和發展建構了比較牢固的經濟基礎。

  目前,歐盟進入了一個政治和經濟結構調整期。由於內外原因,歐洲的經濟復蘇步伐今年有可能放緩,債務危機繼續蔓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歐盟經濟、政治改革也面臨重重困難。因此,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歐元仍將處於比較脆弱的地位,甚至不排除發生較大動蕩的可能。儘管如此,人們沒有必要對歐元的前途過分悲觀。 (劉江 作者係新華社記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