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唐學鵬
在世界金融危機衝擊下,中國經濟竟然出現了率先“回暖”跡象,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但結合中國人喜歡儲蓄而不是消費的習慣,以及中國沒有美國次貸導致的“流動性黑洞”等因素來考慮,就容易得出答案:巨量信貸打破了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信貸緊縮”,而4萬億財政刺激方案對GDP的拉動是有效的。
但筆者並不認可“貨幣完全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而是進入了虛擬經濟”這一説法。的確,最近的股市樓市大漲同信貸增長有某種關聯。一個有利的證據是,企業活期存款大量增加,這可能意味著很容易變現為賬戶保證金。但是,這同樣也有可能是企業正處於項目開工期,正在思索投資方向所致。
貨幣流入實體經濟的災難
一般來講,人們容易認為,只要資金進入實體領域,經濟就會好起來。但我的判斷卻正好相反:信貸資金如果進入“實體經濟”領域,所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進入虛擬經濟小,甚至更大。在目前的經濟結構狀態下,強大的財政和信貸刺激,會將資源更多地分配到政府熱衷的重化基建等項目,但這一政策,卻無法阻擋小企業生態惡化的腳步。短暫的經濟繁榮,恰恰是以長期的經濟生態惡化為代價的。
這個機制是怎麼發生的呢?首先要從貨幣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主流宏觀經濟學(凱恩斯主義)假設,央行注入貨幣的形態均勻流入市場,且所有的商品、勞務是可以簡單加總的。這造成了一種邏輯:只要觀察到社會有産出過剩現象——無論這種過剩是供應造成的、還是需求突然萎縮造成的——那麼,新增貨幣投放就是恰當的,並且不會導致通脹,因為産能過剩可以“吸收貨幣”。在這種方法論下,巨大的貨幣供應量衝擊就暫時不會造成通脹的出現,甚至,“關注通脹是庸人自擾”。
但與之相反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則認為,貨幣並不是均勻流入經濟的。社會投資的來源是真實儲蓄,真實儲蓄決定了銀行的可貸資金水準。假如一個社會在價格穩定的基礎上,能有1萬塊錢真實儲蓄轉化為投資,假設這些投資中,國企和民企各分得一半,即國企5千元貸款,民企5千元貸款。現在假設央行為了滿足國企的信貸需求,多向國企投放出去1萬元人民幣的貸款,此時,投資的投向比例就發生了變化。民企得不到一半,而是得到了1/4,而國企分得了3/4的資源。簡單説,就是央行發行的新增貨幣並沒有改變真實儲蓄的稀缺性,只不過改變了分配方式,這跟發行假幣搶走了更多的東西沒什麼區別。
回到4萬億撬動的信貸狂潮,也許就容易看清楚這個過程:政府熱衷的産業或者上游産業,例如鋼鐵、石化、房地産等行業,本身更容易獲得信貸。在“有限儲蓄”約束下,這種優先性,就造成了這些“權勢”産業將分割更大份額的真實儲蓄。這樣一來,4萬億和天量信貸的經濟拯救計劃,就不再是一個普惠性的計劃,而變成了一個不同類別産業和企業之間“分割資源”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