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週刊》:內陸城市是中國經濟復蘇希望的關鍵

2009-03-25 10:33     來源:青年參考     編輯:肖燕

即便你經常關注有關中國的新聞,也有可能從未聽説過重慶。這是位於長江之畔、有著3200萬人口的大城市。作為一個重要工業中心和物流基地,重慶自詡為“中國西部門戶”。該市有70%的人口屬於農民,其每人平均收入水準儘管在上升,但從未比得上北京、上海等更知名的城市。但重慶以及大量類似的內陸城市,乃是中國經濟復蘇希望的關鍵。

重慶的表現不僅超過低迷的沿海,還包括中國其他地方。該市2009年GDP(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預計將達驚人的12%,這是大多數西方國家想都不敢想的,而且也超過中國自己預計的8%的全國目標。

這種非同尋常的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投入的數十億美元資金。中國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有超過60%將流向內陸地區,而大約300多億元被撥給重慶。雄心勃勃的鐵路和公路建設項目,將有助於這個長江港口城市和其他內陸城市,連向更遠的西部以及東部大城市。開支增加反過來會推高對煤和鐵礦石——經過長江運輸的兩種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重慶已進入新的增長週期。”市長王鴻舉預測。

數字為他的話提供了支援。2009年基礎設施和其他類型建設投資比去年同期猛增35%。由於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相對較低,曾在沿海建廠的公司正遷往重慶。這種轉變得到了北京的認可,中國把重慶視為其新的“向西”運動的核心。現在,隨著沿海出口模式的破碎,中國徹底推進“向西”計劃,其聚焦點是改善超過40萬個村子的7.5億農民的生活,最終把他們轉變為消費者。與此同時,新的購物中心、電影院、體育館和其他娛樂場所,在重慶和其他內陸地區出現。

這一切都是為使中國農村居民打開錢包,以及發掘在工廠裁員後從沿海回到內陸省份的2000萬返鄉農民工的財富。但要讓他們消費一直是個棘手問題,中國每人平均儲蓄率為20%。政府官員著力刺激消費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增加內陸地區的生産。重慶作為汽車、鋁和化工産業的中心,渴望出現像東部一樣的製造業繁榮。

私營企業家、摩托車和汽車製造商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説:“數十年來,沿海得到了政府的更多扶持。現在,像我們這樣的內陸公司將得到政府更多支援。”這只是在該地區實施的諸多優惠舉措中的其中一條,力帆已得到政府融資,研發混合動力清潔能源汽車。尹明善説:“我比一年前更樂觀。”

(美國《新聞週刊》3月23日)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