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經濟肌肉”與“南海漣漪”

2009-03-20 14: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肖燕
  G20作為一種新型想像共同體,的確讓人陶醉。但近期發生的兩件事,也許會讓一些人從想像回歸現實。

  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一句對借錢給美國“的確有些擔心”的話,大大震撼了美國媒體。第二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以及《洛杉磯時報》的頭版第二條,都在談論同一個話題:如果中國不願再借錢給美國,奧巴馬拯救經濟的計劃將成空中樓閣。而《華盛頓郵報》社論更為赤裸,認為中國“展露肌肉”,表明北京與華盛頓的談判本錢愈來愈多,相當於對美發出“經濟威脅”。

  當然,美國也有媒體發出“自省”的聲音。《今日美國》社論就表態,雖然美國人不會欣然接受外國政府的訓誡,但中國總理溫家寶發出的“溫和責備”值得重視。這標誌著,多年不負責任的借貸不僅危害美國人的生活水準,而且令這個國家容易受到別國影響。美國人負債太多,中國有權擔憂。如果美國不學會負責任地做事,那它最好習慣北京更多的訓誡。

  另一件事雖然發生在美國國債安全問題之前,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事件的起因,是美國監測船“無瑕號”8日闖入我南海領域,與中國艦隻發生衝突。《洛杉磯時報》發表文章煞有介事地説,這起事故凸顯地緣政治緊張,導致了石油價格上漲,而且,令奧巴馬政府中希望緩解美中關係軍事壓力的人們更難做事,讓那些強硬派更有理據。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瓦爾特洛曼在《福克斯》大放厥詞,鼓動美國政府必須挑戰中國主權,不僅要在國際水域靜悄悄地執行海軍行動,而且要有明確姿態(注:此文發表的當日,美國派出驅逐艦保護“無瑕號”)。

  美國媒體喋喋不休,英國媒體也在一旁火上澆油。《泰晤士報》在社論《南海是“多事”之海》中,以貌似公允的口吻評析:在地圖上,南海是一個散佈著沙漠小島的熱帶淺海,但是從地緣政冶角度看,南海是世界上最緊張、最複雜的水路之一。好幾個國家為南海島嶼爭吵不休,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依賴穿過南海的航線,注視著據信南海下面蘊藏的石油資源。社論之外,該報還發表詹麥卡尼專欄文章,認為中國部署巡邏艦的時機似乎表明,這是為了回應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集結,作者極力渲染南海的風險。

  《衛報》發表西蒙提斯戴爾專欄文章,關注事件發生後美中關係走向。作者分析,美中在南中國海上演的水管戰暫時減輕了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希拉裏最近的北京之行所營造的良好感覺。這次摩擦可能及時提醒人們,有很多斷層線貫穿中美關係,即使是後布希時代加強雙邊接觸和合作的政策也無法隱藏這些斷層線。如果奧巴馬政府試圖掩蓋這些摩擦點,那麼“無瑕號”則提供了現實的檢視。而該報另一篇專欄更加詭異,作者伊德皮金頓嘲諷道,在海戰史冊上,這樣的意外也許無法與特拉法加或日德蘭海戰相提並論,但它肯定可以角逐今年的赤裸進攻(naked aggression)獎。按捺不住的還有日本媒體。《讀賣新聞》社論就煽風點火道,中國正在加快增強海軍實力,通過在南海和東海地區採取強硬措施來擴大“主權防衛行動”,大國意識強烈的中國試圖大膽地將南海和東海變成“自己的海域”。不過,由於行動範圍不僅涉及中國所主張的專屬經濟區,遷包含廣大存在爭議的海域。因此,這一做法正導致中國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甚至美國之間出現摩擦。

  不過,也有另類解讀。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分析指出,中方對美國海洋探測船採取對抗措施,這絕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嚴重的一次。如在2002年,美國海軍一艘海洋探測船在黃海偵測中國潛艇時,居然被中方漁船把探測用的聲納都撞壞了。但美國軍方事後一聲不吭。相比之下,無瑕號事件顯然要輕得多。而就中國外長楊潔篪與美方的會談來看,無瑕號事件不僅沒有給美中關係造成影響,相反倒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奧巴馬表示,美中雙方提升軍事對話非常重要,以避免未來發生意外事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