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作為第四屆海峽論壇重要主題活動之一的首屆共同家園論壇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行。來自兩岸各界人士600多人匯聚一堂,共同研討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大計,共敘兩岸同胞一脈親情。
首屆共同家園論壇大會除了由兩岸知名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外,還圍繞平潭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平潭打造成為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中心和樞紐的政策和措施、平潭建設臺胞宜業宜居家園的政策和措施研討等話題進行深入研討。
發揮先行先試優勢
去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准《總規》,提出要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那麼,平潭開放開發優勢在哪?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
平潭區位突出。平潭距離新竹僅68海裏,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平潭-臺中”海上直航只需2個多小時。“截至目前,‘海峽號’運載旅客已突破5萬人次,兩岸海上直航通道的建立對於平潭打造兩岸人流、物流樞紐中心具有重大意義。”臺灣華岡公司董事長洪清潭認為,平潭要發揮這一區位優勢,不僅要打造臺胞“第二生活圈”,還要在現代物流貿易上進一步突破。
平潭是一塊“實驗田”,最大的優勢是先行先試。“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全國範圍內唯一的國家級綜合實驗區,也是全國第一個兩岸綜合實驗區。在平潭所進行的‘綜合實驗’,實際上是被賦予的一種涉及領域廣、改革開放深度大的整體性實驗。”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義虎認為,“綜合實驗”意味著平潭不局限于經濟體制改革,也不是單項領域的創新,而是經濟、社會、文化乃至政治等的綜合性體制創新實驗,平潭一定要用足用好各項政策。
進一步深化民間合作
平潭開放開發要堅持多層面、多形式、多主體對接臺灣,不僅對接大財團、大企業,更要注重對接臺灣中小企業、普通民眾。
“公權力的對話、合作、引導很重要,但也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民間社會可以在兩岸和平發展進程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國深説,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最大特色就是在“小政府、大社會”的制度環境下,讓兩岸的民間社會力充分展現創造力,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社會管理模式、經濟體制、法律制度等,為兩岸合作交流提供“樣板”。
“當年‘小三通’的開通,民眾的推動起了很大作用,推動每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有時候應該‘先民後官’,由兩岸民眾先去嘗試、推動。”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對此説,平潭的開放建設給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提供了一個創業發展的平臺和機會,一定會深受臺灣同胞歡迎,也希望兩岸民間交流進一步深化。
“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炎黃子孫。兩岸關係逐步走向穩定的關鍵時期,在平潭設立兩岸合作綜合實驗區,有利於開展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作用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臺灣新黨秘書長吳成典説,把平潭打造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實驗區不僅在於官方,更在於民間對接,這是一種深度融合,只要兩岸同胞攜手,這個願景一定會實現的。
“兩岸共同開發平潭,對臺灣人民而言絕對是一個好的發展機會。目前,不少臺灣人士對平潭存在誤解,這就需要進一步深化兩岸民間合作,讓臺灣人民自己來看一看,多溝通、多了解,誤解也就消除了。”臺灣平潭關係協會會長李勝峯説。
在宜居宜業上下工夫
“共同家園”要讓臺灣同胞持有一種認同感、歸屬感,這就需要在打造宜居宜業上下工夫。
當前,平潭的城市化水準仍然很低,基本上處於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初創階段。“未來平潭城市能否發展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生活的家園,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平潭城市的最終發展水準,取決於它是否有吸引臺灣民眾的獨特優勢。”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副教授陳先才説,在平潭的城市發展規劃中,注入豐富的臺灣元素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平潭城市與大陸其他城市的重要區別所在。
“牽手兩岸,文教先行。兩岸民眾和諧共處的全新的文化教育生態是‘共同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實現兩岸民眾零距離溝通,增強臺灣民眾兩岸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及國家認同的最重要載體。”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張寶蓉則在文化教育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她認為,利用平潭的有利條件、發展定位及全新的社會架構來建設新型的兩岸文化教育互動模式,實現兩岸文化教育的全方位接軌與融合。
臺灣中小企業交流協會會長邱洋皓認為,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兩岸要優勢互補。“‘五個共同’理念非常好,只有兩岸攜手共建,才能創造出宜居宜業的城市。可以吸取兩岸的專長,臺灣方面在規劃、經營、管理等有比較豐富的經驗,而大陸在建設速度、效益方面有優勢,因此要在規劃、經營、管理方面讓更多臺灣人民參與進來。”邱洋皓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