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四屆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五屆焦點

盤點大陸對臺惠民政策:關注民生需求 成效顯著

時間:2013-06-14 16:43   來源:人民網

  近年來,大陸以海峽論壇為平臺,出臺一系列對臺惠民政策,不但涉及領域多,涵蓋範圍廣,而且關注民生需求,開放幅度大。其出發點不但在於助力臺灣經濟發展,更著力於惠及臺灣基層民眾。

  對臺惠民政策給臺胞帶來利多

  推出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是海峽論壇的基本立足點和特色所在,回顧前四屆,無不如此。

  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發佈八項惠臺新政,包括推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擴大對臺産品採購,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臺資企業拓展大陸市場並參與大陸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一步向臺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項目,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平臺建設,許可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試點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涉臺民事法律諮詢服務。

  2010年,第二屆海峽論壇期間,國臺辦宣佈繼續在鼓勵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簡化審批程式、幫助融資貸款等方面改進服務,在擴大對臺農産品採購和赴臺旅遊、擴大就業、考證辦證、技能鑒定、方便就醫、支援置産、便捷往來等方面創造條件,在擴大招生規模、招錄臺生就業、建立臺生獎學制度等方面予以便利,努力使在閩臺商更有信心創業,使在閩臺胞更加快樂生活;民用航空局公佈了進一步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兩岸航空運輸發展的9條政策措施。

  2011年,在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國臺辦發佈了國家有關部委出臺的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包括公安部對臺胞辦證減半收費政策,農業部、國臺辦新增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政策,國家民航局推出增加兩岸客運航班舉措,等等;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個人旅遊政策;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在論壇大會上表示,將對福建先行先試給予積極支援;國家新聞出版署宣佈支援福建新聞出版業5條惠臺政策。

  2012年,在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了涉及臺胞在大陸就業、便利臺胞來往大陸、開放進口臺灣大米、促進兩岸教育和科技合作等八個方面13條對臺惠民政策。福建推出了方便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加強閩臺文教交流以及廈金海底光纜項目動工等6條對臺惠民新舉措。廈門、漳州等市也出臺多項鼓勵臺商創業和支援臺企發展的措施。即將舉行的第五屆海峽論壇,將推出新的對臺惠民政策,惠及兩岸民眾生産生活。

  大陸對臺惠民政策,為臺灣經濟注入了活力,也給臺胞帶來利多。同時,大陸對臺惠民政策,想臺胞之所想、急臺胞之所急、解臺胞之所憂,體現了大陸對臺胞關心、關懷、關愛的誠意和善意。祖國大陸考慮的,就是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不斷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讓更多的臺灣基層民眾在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對臺惠民政策為兩岸合作加溫

  海峽論壇不斷發佈對臺惠民政策,是對“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鄭重宣言的踐行。

  大陸對臺惠民政策旨在通過助力臺灣經濟和惠及臺灣民眾,表達對臺灣人民的善意,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自身利益和事業前途與兩岸關係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兩岸和平發展才能不斷獲得新的動力,兩岸關係發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隨著大陸對臺惠民政策的落實和完善,必將有力推動兩岸各項交流一步步匯聚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浩大潮流。

  海峽論壇不斷發佈對臺惠民政策,是其“匯聚民意,共謀福祉”主議題的最直接體現。發佈惠民舉措,為兩岸同胞謀求實實在在的利益,正是海峽論壇的原有之義。海峽論壇舉辦四屆以來,每一項惠民舉措都在釋出力挺民生福祉的積極信號,得到了臺灣不同階層人士的普遍讚譽,促進了兩岸相互了解、建立互信。民間力量是決定兩岸關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力量。發佈惠民政策,不僅是回應當下兩岸民意的最好形式,更是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利益、福祉,只有這種“可持續發展”的福祉,才能不斷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海峽論壇不斷發佈對臺惠民政策,是“提高兩岸民間交流的品質和水準”的完美詮釋。海峽論壇發佈的對臺惠民政策,涉及經貿、農業、旅遊、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規劃、採購、農民創業園、交流基地、臺灣民眾在大陸就業、兩岸各類協議、食品安全等諸多方面。從旅遊到農業、從貿易到投資、從經濟到文化,這一系列舉措都是以兩岸交流便捷化為主軸,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對臺灣人民釋放出的巨大善意。相關對臺惠民政策和舉措的實施不僅將使兩岸業界受益,更將讓臺灣社會都獲益於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化發展。

  海峽論壇不斷發佈對臺惠民政策,是“更加注重為臺灣同胞辦實事”承諾的具體表現。從第一屆“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等8項具體方案”,到第二屆“促進兩岸航空運輸業發展的7項政策措施”等,再到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8個方面對臺惠民新舉措;從允許在祖國大陸求學的臺生報考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到鼓勵島內醫師考取執照在祖國大陸執業,祖國大陸一直在努力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大陸對臺灣人民的善意,已深入臺灣民心,將促進兩岸交流的深化,最終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對臺惠民政策助力海西發展

  作為海峽論壇的舉辦地,福建對臺具有“五緣”優勢,在兩岸交流合作的眾多領域起著先行先試作用。同時,每屆海峽論壇發佈的對臺惠民政策,都彰顯海西元素,有助於海西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一是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成效明顯。目前大陸共有29家臺灣農民創業園,其中福建有6家,是最多的省份。福建6家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引進467家臺資農業企業和28家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至2012年底,累計吸引臺資8.3億元,年産值達40多億元人民幣。這些創業園已成為産業特色明顯、典型示範突出的兩岸農業合作最重要的平臺。

  二是農産品貿易迅速增長。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海峽兩岸(福建東山)水産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峽(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交易物流中心等一批臺灣農産品集散中心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在促進閩臺農産品貿易合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截至2012年底,福建累計進口臺灣水果3萬噸,廈門連續5年成為臺灣地區水果輸入大陸最大口岸。2012年進口臺灣大米525噸,廈門成為臺灣地區産大米輸往大陸的第一大口岸。

  三是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2011年4月11日正式掛牌,標誌著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正式啟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力爭在引進臺資金融機構、促進兩岸貨幣兌換便利化、建設兩岸跨境資金清算等方面,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努力建成海峽兩岸金融合作的大基地、大平臺。截至2011年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已辦理註冊項目35個。

  四是促進閩臺雙向投資。截至2012年12月,福建經商務部核準在臺灣地區設立的企業和分支機構共35家(18家企業,17家機構),福建企業協議投資額1.63億美元,居大陸首位,進一步開拓臺灣市場,促進閩臺經貿合作。與此同時,鼓勵臺灣金融機構來閩投資。目前,全省已有8家臺資企業入股省內7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開創全國先河。

  五是打造“小三通”黃金通道。2001年初開展的福建沿海與金馬澎直接往來(“小三通”)發展至今,已有福州馬尾客運碼頭、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廈門五通海空聯運碼頭、莆田湄洲島對臺客運碼頭、泉州石井客運碼頭5個“小三通客運”碼頭,開闢福州馬尾─馬祖、廈門東渡─金門、廈門五通─金門、泉州石井─金門4條定期客運航線。“小三通”航線以其省錢、省時、便捷的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循此往來,客流量逐年倍增,從2001年的2.4萬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近150萬人次,10年增長60多倍。至2013年4月30日,閩臺“小三通”客運共運送旅客1000.61萬人次。

  六是積極推進閩臺旅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福建不斷深化與臺灣旅遊業界合作,構建“海峽旅遊圈”,率先啟動赴臺個人遊。截至2011年底,大陸居民經福建口岸赴臺旅遊60萬人次,其中外省居民25.5萬人次。目前,閩臺兩地各有10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福建已成為臺灣同胞來大陸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主要基地。截至2011年底,累計已有4000多名臺胞通過鑒定考核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其中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有1600多人。

  海峽西岸經濟區作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區域,在對臺交流合作中,享有更為靈活、更為開放的政策。當前,福建正積極落實各項對臺惠民政策措施,著力抓好臺胞創業、就學、就業、就醫、往來、置産等方面政策落實,為臺胞臺商在閩創業生活營造良好環境。同時,深化文化交流,拓展經貿合作,擴大閩臺貿易、促進雙向投資,引領閩臺産業合作向高端化發展。(作者為福建社科院研究員魏澄榮)


分享到:
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