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報紙第四屆

【福建日報】海峽論壇促進閩臺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

時間:2012-06-17 08:03   來源:福建日報

  匯聚五大板塊29項活動的第四屆海峽論壇今日亮相福建,兩岸民眾嘉年華再次激情上演。

  “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前三屆論壇成功舉辦,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交流的知名品牌。論壇上發佈的各項惠及兩岸的新政策、歷屆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也使論壇主辦地福建得以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著力先行先試,促進閩臺交流合作不斷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

  農業交流創優領先

  今年3月下旬,應臺灣工業總會邀請,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率團赴臺交流參訪。在臺期間,蘇樹林走基層、會鄉賢,與農漁民、工商業者及臺灣各界人士深度互動交流,為閩臺交流合作開啟了新頁。

  3月28日,蘇樹林一行專程趕往臺南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會,與當地基層農漁民零距離接觸。在活動現場,臺灣雲林農産物流中心公司總經理余讚宏特意將一份建議書遞給了蘇樹林,他建議在福建閩臺農産品市場設立臺灣農産品直銷免稅平臺,希望福建省能提供幫助。

  記者從省臺辦了解到,閩臺農産品貿易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ECFA實施後,發展加速,去年福建從臺灣進口貨物量同比增長13.9%,高於大陸平均水準。目前,我省已擁有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海峽兩岸(福建東山)水産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峽(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峽兩岸(福建泉州)農産品交易物流中心等,在促進兩岸農産品貿易合作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福建是全國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資農業項目2300多個,為全國最多;同時擁有漳浦、漳平永福、仙遊、清流、福清和惠安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數量居全國之冠。這些創業園已成為産業特色明顯、典型示範作用突出的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經貿合作率先突破

  國家工商總局日前與福建省政府舉行第二次局省聯席會議,工商總局專門出臺政策支援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會議透露,福建省近年來臺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擁有臺資企業總數3863戶,位居大陸第三位。臺資企業在福建的投資總額97.29億美元,註冊資本57.64億美元。一季度福建省新設臺資企業66戶,位居外資來源地首位。閩臺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從臺灣金融機構入閩,到陸資赴臺,福建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福建是率先鼓勵臺灣金融機構前來投資的省份,目前全省已有8家臺資企業入股省內7家農村合作信用金融機構。香港富邦銀行成功參股廈門商業銀行(現更名為廈門銀行);大陸第一家兩岸合資的保險公司國泰人壽在福建設立分公司;福建省第一家兩岸合資的金融法人機構君龍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廈門;大陸首個兩岸合資的産業投資基金登記成立;臺灣統一證券等在閩設立辦事處。

  2009年5月,商務部、國臺辦正式發佈《關於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的辦理程式,我省率先推動實施。截至2011年底,我省經商務部核準在臺灣地區設立的企業和分支機構已有29家,新大陸電腦、廈門航空公司、廈門國貿等一批優秀閩企赴臺投資設點,投資金額達7958萬美元,居大陸首位。

  2011年4月11日,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標誌著備受矚目的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正式啟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在引進臺資金融機構、促進兩岸貨幣兌換便利化、建設兩岸跨境資金清算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正逐步建設成為海峽兩岸金融合作的大基地、大平臺。截至2011年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已辦理註冊項目35個,廈門睿金股權投資基金、宇鑫貨幣兌換有限公司、海翼融資租賃公司等已落戶兩岸金融中心,目前正在辦理註冊登記的項目還有22個,在談項目208個。

  “三通”旅遊勇開先河

  2001年1月2日,閩臺兩地“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率先開通“小三通”航線,兩岸直接往來的序幕由此拉開。12年來,福建沿海依託“小三通”,積極與金馬澎開展經貿合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以臺引臺、以臺引外”模式合作,吸引一大批臺灣本島和國際企業來閩投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準,大大促進了兩岸的旅遊合作、人員交往。

  記者從省臺辦了解到,“小三通”發展至今,我省已建有福州馬尾客運碼頭、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廈門五通海空聯運碼頭、莆田湄洲島對臺客運碼頭和泉州石井客運碼頭5個“小三通客運”碼頭,開闢福州馬尾—馬祖、廈門東渡—金門、廈門五通—金門、泉州石井—金門4條定期客運航線。“小三通”航線以其省錢、省時、便捷的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往來,客流量已從2001年的2.4萬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近150萬人次,10年間增長了60多倍。至2011年底,“小三通”累計運送旅客806.7萬人次。

  2011年6月28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啟動,廈門成為第一批試點城市。7月底,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個人遊”率先開放,暫住1個月以上的非福建籍居民均可在廈門辦理赴金門旅遊,福建在兩岸人員交往上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憑著獨特的近臺優勢和便捷多元的往來方式,福建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大陸其他省份居民經我省赴臺旅遊。截至2011年底,大陸居民經我省口岸赴臺旅遊達60萬人次,其中外省居民25.5萬人次。

  為了進一步推進閩臺旅遊合作,我省出臺了《入閩旅遊和對臺旅遊獎勵暫行辦法》等鼓勵措施,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福建居民赴臺灣本島旅遊管理的意見》,與臺灣旅遊業界共同舉辦了海峽旅遊博覽會、福建旅遊百千萬合作計劃、百城千團萬人兩岸行等活動,共同設計了一批閩臺連線精品線路,聯合赴省外發達地區重點城市推介,積極培養“海峽旅遊”品牌,構建“海峽旅遊圈”。

  文教交流持續升溫

  閩臺世代相傳的文脈是兩岸民眾進行交流、加深了解、增進感情的重要紐帶。近年來閩臺文化交流持續升溫,已呈現出往來高端化、活動品牌化、交流持續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機制常態化的特點。

  迄今閩臺已合拍了大批有影響的電視劇,新設了一批兩岸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文博會、藝博會、版權博覽會、“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等成功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被評為“中國最具地方特色民俗節慶”。兩岸聯辦的《兩岸傳媒》雜誌出版發行。

  在文化交流不斷推進的同時,閩臺教育交流也如火如荼。閩臺高校教育交流合作屢屢實現新突破,如率先成批次選派高校學生赴臺高校學習一年;率先開展閩臺高校“分段對接”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全面推廣閩臺高校和合資企業“校校企”三方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即我省組織11所高職院校與臺灣15所高校和50家在大陸的合資企業,在産業發展急需的28個專業開展合作辦學;去年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安排了27所院校142個專業招生6000多人,閩臺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項目正式啟動,首個閩臺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揭牌開園。

  為深化閩臺産業、人才、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2011年我省共有15個事業管理職位選聘臺灣專才,擔任高校、科研院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機構的管理職務,全省15個招聘職位基本完成面試或履任。同時,我省還成為臺灣同胞來大陸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主要基地。目前開考的248個工種全部向臺灣同胞開放,截至2011年底,已有4000多名臺胞通過鑒定考核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其中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有1600多名。

  2011年9月15日,《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代表機構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出臺,許可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試點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涉臺民事法律諮詢服務。同時,還在福建部分地區率先實行聘請當地臺胞擔任民商事案件特約調解員、涉臺案件人民陪審員制度,在漳州市縣兩級首創設立“涉臺案件審判庭”。

  基層合作如火如荼

  加強兩岸基層民間交流,我省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海峽論壇是面向基層的兩岸民間交流大舞臺,以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為主要特色。在第三屆海峽論壇上,110對閩臺特色鄉鎮“聯姻”謀發展,共同就兩岸鄉鎮特色産業開展深度對接和交流。臺灣101個鄉鎮與福建107個鄉鎮簽訂了117項交流合作協議,內容從農漁業種養到農産品加工生産,從鄉村旅遊到工商貿易,從文化名鎮到特色資源保護開放,從人員往來到項目合作等,都建立了對接交流合作關係。目前,兩岸基層鄉鎮簽訂的協議已基本落實,交流更加頻繁熱絡,並朝著縱深方向發展。(記者 林娟)


分享到:
編輯:李瑞艷

公告板 | 關於論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台灣網專稿

更多>>評論反應

更多>>嘉賓風采

更多>>論壇直通車

景點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