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兩岸民眾的了解越深,兩岸和平發展道路也會越走越穩。</p>
<p> 一群面孔黝黑、香客打扮的臺灣民眾列隊依次進入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很多當地居民、遊客乃至記者都好奇地看著這一幕,那是2009年5月的首屆海峽論壇。6月17日,第三屆海峽論壇落下帷幕,作為兩岸最大規模的交流活動,海峽論壇最引人注目的卻是它的草根性——參與者90%來自基層,關注議題也以民生為重。</p>
<p> 讓兩岸普通百姓直接參與論壇,這是大膽的設想。一般認為,普通民眾能談些什麼?有無必要花費人力物力,組織大型論壇講些家長裏短、族譜鄉情?只要兩岸政治家把穩航舵,兩岸關係就可以沿著和平發展的軌道行進,普通百姓論道能有什麼影響?相比較于兩會商談乃至國共論壇,海峽論壇的確顯得博雜,但是,兩岸未來的走向歸根結底是由兩岸人民決定的。如果兩岸關係是座冰山,兩岸基層民眾的了解與理解,是看不見卻托起整座冰山的水下部分。</p>
<p> 坦白説,由於多年阻隔及資訊受限,兩岸民眾彼此認知存在不少落差。去年,兩岸媒體曾聯合舉辦一次我眼中彼岸的徵文大賽。一位評委透露,比較兩岸來稿,大陸作者普遍對臺灣有一種浪漫的幻想,臺灣作者則大多看到大陸目前存在的問題。實際上,雙方看到的都不是真實的對方。究其原因,絕大多數大陸民眾無法近距離走進臺灣,對臺灣的印象多停留于阿里山、日月潭式的書本教育;臺灣民眾到大陸旅遊、探親雖然已沒太多阻礙,可是蜻蜓點水式的觀光,很難了解大陸純樸民風、厚重鄉情。總而言之,雙方都處於交流不足的狀態,確有必要為兩岸基層民眾搭建一條溝通心靈的橋梁。</p>
<p>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兩岸民眾的了解越深,兩岸和平發展道路也會越走越穩。30多年來,兩岸破冰般的進步,幾乎處處閃耀著草根力量。30多年前,臺灣老兵一句感人淚下的“我想回家”,敲開了冰封幾十年的大門,臺灣終於解除戒嚴,開放赴大陸探親。穿越臺灣海峽的兩岸通航,也是從臺商春節返鄉包機邁出第一步的,更不用説百萬台商不管什麼“戒急用忍”、“有效管理”,明路不通走暗道投資大陸。兩岸經貿往來有今日之盛況,他們功不可沒。</p>
<p> 如今,海峽論壇自本屆起已確定每年6月舉辦,成為常態性論壇。今年更強調“聚焦基層,共用成果”。期待這個論壇越辦越好,為兩岸草根架起一座通“心”的橋梁。(孫立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