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至2018年,成功舉辦了十屆的海峽論壇,“兩岸民間交流第一品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從最初的經濟交流,到民間信仰交流,再到婚姻情感類交流,海峽論壇一步步深入兩岸普通百姓的內心。品牌效應下,有實實在在的惠民成果,有大陸願意優先同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善意誠心,更有反對“臺獨”的堅定態度。十屆海峽論壇,不間斷地證明並強調著這些事:
一、草根間的交流,是兩岸的主流民意
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順應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的共同願望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海峽論壇應運而生。從2009年創辦至今,海峽論壇始終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點,也始終保持著每年吸引上萬人前來的魅力,逐漸成為了兩岸各項交流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臺灣陸委會污名化海峽論壇“搞統戰”,並禁止臺當局官員出席,新黨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因涉及所謂“國安法”被限制離臺也無法參加。但即使如此,今年前往第十屆海峽論壇的臺灣團仍然“擠滿廈門機場”,現場許多臺胞感嘆“在臺灣還未必能見到那麼多熟人”。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臺灣民眾來大陸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7萬多人次。兩岸交流與合作,註定是任何政治勢力都不可阻擋的。
海峽論壇不僅規模宏大,更加注重順應民意、回應民眾訴求。每一屆的議題設定都與當時的兩岸熱點緊密契合,都與當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形勢緊密相連,都以促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為目標。2009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濃濃寒意下,首屆海峽論壇公佈的惠臺措施為兩岸經貿關係迎來加速發展期;2018年兩岸關係僵局下,民間融合的需求日漸增多,第十屆海峽論壇69場活動涵蓋了青年創意大賽、職工技能、社會公益、影視交流、關心下一代、經濟金融、兩岸婚姻、傳統文化、社區治理、特色廟會等方面,較往屆更加多元,形式更加豐富,各界參與也更加廣泛。
二、大陸的善意和誠意永遠都在
十屆海峽論壇,努力擴大兩岸民眾受益面、獲得感的善意與誠意,逐年增強在其發佈的各項政策措施之中。在第十屆之前,海峽論壇共發佈了138條對臺惠民政策措施,兩岸各領域各行業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今年的論壇大會上,福建再次公佈“擴大閩臺經貿合作、支援臺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閩安居樂業”等四方面66條具體措施。因為“擴大深化經濟合作、促進經濟融合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密切人文交流、促進心靈契合,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牢固紐帶”。
十年,海峽論壇不斷地證明: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無論兩岸關係是冷是熱,同胞的現實需求永遠是祖國大陸最關心的。特別是在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年輕族群底薪前途渺茫的今年,第十屆海峽論壇特別加大了兩岸青年互動的力度與深度,舉辦了臺灣人才就業創業政策説明會、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兩岸青年雙創主題峰會等活動,致力於為臺灣青年的發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在第十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明確表示,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們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進行交往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做到這一點,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臺灣《中國時報》認為這表明北京並未放棄兩岸和平之路,臺當局應抓住善意契機,把握對話之窗尚未緊閉的當下,努力推開兩岸和解大門。
三、銜接中的兩代人,詮釋未來的希望
“已經到了兩代人銜接的時刻,海峽論壇創造了更多機會,打破‘老中青’壁壘,讓不同輩分的兩岸同胞坐在一起交流分享。”臺灣青年李偉國的話,發人深思。我們看到,最近幾年海峽論壇的兩岸宗親交流活動,一改以往參與者平均年齡偏大的狀況,青年宗親佔到了三分之一。越來越多的兩岸年輕一代,在共同記憶、共同文化中增進了心靈距離,是他們,為這場“兩岸民間嘉年華”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後續動力,為兩岸的未來注入了更多的希望。
海峽論壇走過的十年,有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盛景,亦有2016年民進黨上臺後的動蕩不安。但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血緣親情無法改變;無論小家大家,中華傳統文化的心靈凝聚力始終都在;無論你參加的是哪場交流,都會濃烈地感受到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正在日益增強。
“我想告訴你們,未來在這裡。”5年前到大陸就業的臺灣彰化小夥林宜賢,在海峽論壇的現場曾經這樣告訴臺灣的小夥伴。十年海峽論壇,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因為每一個平凡人的努力,而越來越接近幸福的終點。兩岸同胞共同的祈盼,成為我們攜手同行的堅實動力,也終將有一天,成就兩岸中國人共用的榮耀時刻!(台灣網首席評論員: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