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廈門

臺灣多縣市在廈舉辦推介會 拼搶赴臺自由行商機

時間:2011-06-13 09:11   來源:廈門網-廈門日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xmnn.cn/zt11/xhlt/gfbt/201106/W020110612421722810398.jpg" /></p>
<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昨日上午的臺中市推介會上,琳瑯滿目的特色食品受歡迎。</p>
<p>&nbsp;</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xmnn.cn/zt11/xhlt/gfbt/201106/W020110612421722961325.jpg" /></p>
<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炸鮮奶</p>
<p>&nbsp;</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xmnn.cn/zt11/xhlt/gfbt/201106/W020110612421722965697.jpg" /></p>
<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墨西哥卷餅</p>
<p>&nbsp;</p>
<p>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試點啟動在即,昨日,在第3屆海峽論壇舉辦之際,“臺灣特色廟會”的臺灣合作單位臺中市、桃園縣與屏東縣分別在廈舉辦推介會,全面“秀出”山海景觀、地方特産與文藝資源,行銷旅遊産品、遊程規劃,迫不及待地準備迎接大陸觀光客帶來的大好商機。</p>
<p align="center"><strong>臺中:</strong> </p>
<p>  <strong>力推五大主題遊</strong></p>
<p>  昨日上午,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穿著原住民泰雅族服飾,扛著胡志強的人形看板,站在太陽餅、梨山茶、香菇等臺中名産前,行銷“愛上臺中”主題旅程。廈門市副市長黃菱等嘉賓出席了臺中推介會。</p>
<p>  “全臺灣從北到南,各個縣市都做好了準備,要歡迎自由行的大陸民眾、背包客。”蔡炳坤説,在遊程規劃方面,臺中市已整合中部的旅遊資源,正式向陸客推出五大主題旅遊行程,包括農業巡寶、宗教祈福、文化洗禮、海洋遊憩、綠野綠風,將大臺中的山海景觀、地方特産與文藝資源一網打盡。</p>
<p align="center"><strong>桃園:住一晚,優惠688元</strong></p>
<p>  桃園縣縣長吳志揚的團隊,昨日也在廈門舉辦推介會。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出席會議並參觀了金蘭醬油等桃園農特産展示。推介會上,桃園縣13鄉農會還和福建省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見證了一筆100萬美元的農副産品採購單。並與福建的鄉鎮結成“對子”,發展精緻農業。</p>
<p>  “桃園是臺灣門戶,我們張開雙臂歡迎陸客來投資、旅遊。”吳志揚説,桃園國際機場與大陸有三十幾個直航點,除了機場、工廠,還有農場、花卉、茶葉、有機蔬菜、高檔豬肉與酪農牛奶等,適合安排自由行深度旅遊。 </p>
<p>  桃園也為自由行遊客量身打造了“688專案”,只要在桃園住一晚,遊客就能享受人民幣688元以上的優惠。</p>
<p align="center"><strong>屏東:現場擺出77度高粱酒</strong></p>
<p>  屏東縣政府秘書長鍾家治帶隊的屏東縣是首次組團參加海峽論壇。他們同樣將推介會的重點放在陸客赴臺旅遊“自由行”的對接上。</p>
<p>  這裡是人間天堂,這裡是天涯海角,屏東不僅獲評“最佳家庭旅遊景點”,而且也是著名的影視拍攝基地,《海角七號》就拍攝于屏東的墾丁。</p>
<p>  除了“太陽公公在屏東”、“平原任我行”、“半島逍遙遊”、“多元農産、幸福滿百”等旅遊産品外,屏東還帶來了不少獨到的特産來吸引遊客。屏東的特級高粱米酒就是特産之一。酒精度最低低至12度,最高高達77度,吸引現場很多人欲挑戰“喝酒精”的感覺。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這種酒還沒有進入大陸市場,本次推介會也是想借機試探大陸市場的反應。 </p>
<p>  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p>
<p>  圖/本報記者 陳立新</p>
<p align="center">鄭正中(正立牛肉麵)</p>
<p>  <strong>三代人“捧”出一碗牛肉麵</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xmnn.cn/zt11/xhlt/gfbt/201106/W020110612421722961144.jpg" /></p>
<p>  在臺北華西街夜市,有一個攤位總是最後一個收攤,那便是正立牛肉麵了。“我們這是老字號,是我爺爺傳給爸爸,爸爸又傳給我的!”鄭正中不僅沒砸了祖父傳下的品牌,還進一步發揚光大。在他的祖父一輩,做的只是魚羹和碗粿,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鄭正中自創“正立”品牌,做起牛肉麵,名氣也越來越大。</p>
<p>  “我們的牛肉麵好吃,湯底很關鍵,要用牛大骨和老母雞熬足三個小時,不加中藥不加豆瓣醬,完全是靠火候來把牛肉的原味逼出來,味道當然沒得説。”鄭正中説。</p>
<p align="center">葉金龍(原住民山豬肉香腸)</p>
<p>  <strong>山豬肉香腸配小米酒,讚!</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xmnn.cn/zt11/xhlt/gfbt/201106/W020110612421722966563.jpg" /></p>
<p>  頭戴圓形小花帽,身穿對襟圓領背心形短褂,來自屏東的排灣族人葉金龍著一身富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服飾,在廟會的人潮中很是搶眼。</p>
<p>  葉金龍覺得自己的香腸之所以深受食客青睞,原因還在於他善於動腦筋玩創意,從不墨守陳規,葉金龍説:“別人可能會做香腸,但材料不是山豬肉,口感沒有我的彈牙有嚼勁;別人可能會做山豬肉香腸,但不懂得配上小米酒,少了解膩的作用;別人可能山豬肉、小米酒都有了,但不會製作我這種由蒜頭、蔥和原住民傳統調味料調配成的蘸醬,香腸吃起來就沒有那麼滑嫩和富有層次感。”可惜這次來參加廟會較為匆忙,他沒把小米酒運過來,他還有一項拳頭産品叫“石板烤山豬肉”也沒有帶來,只好給廈門人留下一點想像了。(文/海峽生活報記者 莊昭 圖/蔣旭)</p>
分享到:
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