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位於福建省北部,地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結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門”。為閩江的發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匯合始稱閩江。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轄邵武、武夷山、建甌、建陽四市和順昌、浦城、光澤、松溪、政和五縣及延平區,總人口305萬人。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水系發達,屬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構造侵蝕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近代詩人郭沫若吟咏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二江青”。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國大陸南方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漢時期是閩越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年間,福建設5縣,南平佔3縣;明清時期,福建置8府,南平據3府。文化積澱深厚,古越文化、閩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歷代曾出過李綱、楊榮等17位宰相和一批著名歷史人物。南宋理學創立者朱熹曾在閩北“琴書四十載”,素有“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之稱。
南平風光奇秀,景色怡人,是旅遊休閒度假理想之所。境內北有中國大陸四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地之一的武夷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交相輝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蜚聲海內外,融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于一體。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角怪的故鄉”,為亞熱帶動植物“模式標本”的産地,號稱“世界生物之窗”。南有三溪聚匯、環抱南平城的延平湖,是福建水口水電站的重點庫區,庫區水面達12萬畝。全市有大小旅遊景點150多處,其中國家級、省級以上景點佔三分之一。
南平是福建省連接中國大陸東南的重點林區,素稱“南方林海”、“中國竹鄉”。山地面積3167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946萬畝,森林覆蓋率74.7%,活立木總蓄積量1.33億立方米,為福建省的三分之一;竹林面積524萬畝,佔中國大陸的十分之一、福建省的五分之二。境內有1江3溪176條支流,水域面積165.15萬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387.37萬千瓦,居福建省首位。已發現的礦種有75種,主要有鈮鉭、鉛鋅、硫鐵、石墨、水晶、水泥灰岩、銅、鎢等礦,已探明儲量41種,其中19種儲量居福建首位,鉭鈮礦、螢石礦儲量居全國前列,有很高的工業開採價值。
南平作為福建連接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東南沿海連接內陸的交通樞紐,具有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全市內河通航里程200多公里,境內閩江及其支流水運航道暢通,500噸級輪船可直航福州馬尾港, 連接海運。陸路有兩條國道(205、316國道)、八條省道、三條鐵路(鷹廈線、外福線和橫南線),以及正在建設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形成6個出省通道。空運有武夷山機場,加上南平、武夷山各設一個口岸,基本實現了沿海口岸功能內移。以移動通訊網、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寬頻資訊網為標誌的資訊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南平農業在福建頗具特色和優勢,全市耕地面積318萬畝,其中水田209萬畝。有7個國家級、8個省級商品糧基地縣,每年提供商品糧5億公斤以上,糧食凈調出量佔福建省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福建糧倉”;茶園面積穩定在40多萬畝,為福建省第一大産茶區;畜牧業以乳牛為重點,存欄乳牛3萬多頭,鮮奶産量佔福建省的二分之一以上。全市工業基礎雄厚,擁有造紙、森工、針紡、化工、機械、建材、電力等重點行業和南孚電池、太陽牌電纜等名牌産品,是福建省老工業基地。南平造紙廠是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産基地。“九五”期間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平均遞增7.2%;財政總收入平均遞增 7.5%;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遞增9.4%;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平均遞增8.4%。2002年國內生産總值254.64億元,增長11.5%;財政總收入19.18億元,增長11.74%。
未來的南平將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綠、旅、新”産業,建設成為用高新科技武裝的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經濟區。
南平市是南平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是福建最早開發的內陸腹地。閩北山嶺聳峙,低丘起伏,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綜其間,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低山區地貌特徵。主要山脈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地勢呈西北,東北高,西南、東南漸低,其中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華東屋脊”之稱。由於山勢陡峭,群峰林立,既擋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襲,又截留了海洋的溫暖氣流,致使閩北常年雨量充沛,氣候溫濕,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豐富。年平均氣溫17-19攝氏度,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29攝氏度;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6-9攝氏度。降雨量1800毫米,無霜期250-300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適於旅遊。
這裡是全國四大林區之一。有林地2697萬畝,森林覆蓋率68.4%;林木總蓄積量1.15億立方米,佔全省的1/3。全市有竹林面積509萬畝,立竹量7.8億株,佔全國1/10,建甌、順昌是全國的十大“竹子之鄉”之一。這裡還有大量的松香、油茶籽、香料油、筍製品等副産品。
這裡是福建的糧食主産區。有耕地324.7萬畝,全省17個商品糧基地縣中閩北佔8個,其中浦城、建甌、光澤、邵武、武夷山六縣(市)被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市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50萬噸以上,佔全省的三分之二。
這裡是福建重要的茶果生産基地。閩北盛産茶葉,歷史久遠,品種優良,制工精湛,産量居全省第二位,産品暢銷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平交通
改革開放以來,南平交通運輸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基本形成以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為骨幹的綜合運輸體系。
鐵路:鷹廈、外福兩條鐵路貫穿境內,與全國各地溝通,南平至福州“武夷號”特快列車每天運作;橫南鐵路——福建省第二條出省鐵路通道,北起江西橫峰,南至福建南平與外福線接軌,全長251公里,經過武夷山市、建陽市、建甌市與延平區,將於1998年底全線建成通車。
公路:閩北公路四通八達,316、205兩條國道在南平交匯,直通全國各地,特別是316國道南平至福州段建成通車,使南平到福州的行車時間縮短為3個小時。
水路:全市內河通航里程200等公里,航道通暢。水口電站大壩閘門竣工後,500噸運輸船可從南平直抵福州馬尾港。
航空:武夷山機場可供波音737和MD82等中型飛機全載使用,已開通至福州、廈門、上海、杭州、深圳、汕頭、北京、廣州、南京、武漢、晉江、西安、溫州、珠海、海口和 香港等十六條航線,並設立國家一類航空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