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給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11日,以“攜手建設智慧農業,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的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智慧農業對接會在廈門舉行,50對特色鄉鎮智慧農業對接項目簽約。可以想像,隨著兩岸業者在智慧農業領域的牽手合作,“風裏來,雨裏去,一年四季離不開莊稼地”的傳統農業圖景將發生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智慧農業,它被喻為改變“三農”的新生力量。
物聯網玩轉科技浪潮
蔬菜大棚裏,綠油油的葉子間藏了很多儀器,它們負責監控溫度、濕度、噴灌系統等。設定好適合蔬菜生長的各種環境指標後,利用物聯網技術,只需一部手機就能把蔬菜大棚管起來。土有些幹了,蔬菜缺水了,手機都會收到提醒,只要輕輕一點手機,就能打開噴水系統。
這一幕出現在德化縣道畋智慧農業科技公司的種植基地裏,公司總工程師、臺灣臺中區農會理事長李鴻文從臺灣引進的新型種植技術,實現了農田裏的自動化生産。
道畋並非個例,它只是智慧農業在我省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閩臺農業合作的持續深化,尤其是兩岸農企、協會及合作社的簽約對接,未來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將成為趨勢。
什麼是智慧農業?“從廣義上講,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閒旅遊、農業資訊服務等都屬於智慧農業範疇。”福建省農科院院長劉波告訴記者,智慧農業是將雲計算、傳感網等現代資訊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産、管理、行銷等各個環節,實現農業智慧化決策、社會化服務、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網際網路化行銷等全程智慧管理的高級農業階段,是一種集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等技術為一體的新型農業業態,它不僅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提升農業生産經營效率,而且能夠徹底轉變農業生産者、消費者觀念和組織體系結構。
對接會上,福清市高山鎮與高雄市鳳山區簽署合約,對接項目是“兩岸網際網路+生態觀光農業”。根據協議,未來臺灣業者將在農産品電子商務、智慧農場、休閒旅遊等方面為高山鎮傳經送寶。此外,福州海峽中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臺灣凱莉雅登生物科技公司也結成了“智慧農業對子”,前者將從臺灣引進木瓜新品種及智慧棚種植示範推廣項目,希望借助物聯網,讓大棚種植變得更加智慧。
“臺灣智慧農業在良種選育、良種技術推廣、植物工廠培育以及食品可追溯的發展與應用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而大陸農業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兩岸農業互補性強,可以攜手做大智慧農業。”臺灣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曹紹徽説。
智慧農業遍地開花
在福清市漁溪現代農業園區,生豬為啥長在上千平方米的恒溫恒濕大欄裏?大欄底下,又為啥鋪上一層用秸稈、木材下腳料做的墊料?原來,這是省農科院首創的“微生物發酵床生豬大欄養殖技術”。該項目採用實時環境監控系統、智慧化飼喂系統,打造微生物發酵床人工腐殖質園區,實現了無污染、無排放、無臭氣的零排放清潔生産,讓大欄養豬的規模效應凸顯,實現了智慧農業的良性迴圈。
隨著智慧農業被列入“十三五”規劃,一幅新型農業蓬勃發展的藍圖正徐徐展開。近年來,福建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積極推廣“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技術,福建智慧農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尤其在物聯網技術應用、農産品電子商務等方面優勢凸顯,顯示出蓬勃的發展生機。全省智慧農業項目更是遍地開花,推動福建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升級,也讓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走進長汀縣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全省首家工廠化育秧中心、全程農業機械化機庫、植保無人機等智慧元素隨處可見,通過物聯網實現了智慧種稻。去年,該合作社牽手“網際網路+”,把生産的臺灣月光稻、歸龍山生態米等産品通過天貓、微店等渠道,進行線上銷售,銷售收入達100多萬元,進一步提高了種糧效益,智慧農業成效初顯。
尤溪縣是“中國金柑之鄉”,這兩年尤溪依託智慧農業服務平臺,對金柑産業進行全産業鏈再造,引導農民推廣物聯網智慧測控系統、大棚留樹保鮮技術,並通過標準化種植、農産品品質安全可追溯平臺和“12316手機客戶端”等方式,打造“數字金柑”,實現了“田裏耕種、網上結果”,讓果農的收入翻了好幾番。
……
“智慧農業不是要精耕細作,更不能棄之不管,而是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打破發展壁壘,整合産業資源,推進農業智慧化、資訊化、現代化,讓傳統農業脫胎換骨、血脈暢通,煥發出新的生機。”臺灣瑞成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迪偉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