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
官網首頁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 台灣網專稿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六屆 | 第五屆 | 第四屆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

兩岸同名同宗村:從“尋根”到“共建”

時間:2015-06-14 08: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3日,來自臺灣的150名鄉親和大陸的160名鄉親,攜手在廈門啟動了第七屆海峽論壇“同名(同宗)村心連心”聯誼活動。

  自2013年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首次亮相,“同名(同宗)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兩次。該活動以有據可查的兩岸同名村落為對象,鄉親尋根謁祖、交流互動為形式,擴大兩岸基層民眾之間的交流,獲得海峽兩岸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和支援。

  縱觀此項活動,其經歷了從第一屆的尋根到第二屆的續緣,再到今天兩岸共建新家園的合作發展軌跡。

  共奉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兩岸民眾的共同信仰。當天,一到聯誼活動的第一站——海滄青礁村慈濟祖宮,迎接的腰鼓就舞動起來了。兩岸鄉親在慈濟祖宮共同參拜了保生大帝,祈福兩岸和平昌盛。

  臺灣有數以百計的保生大帝宮廟。臺灣賴姓宗親會創會理事長賴淑娟告訴中新社記者,福建省平和縣心田宮主祀保生大帝,臺中北屯元保宮保生大帝的香火是從這裡傳過去,元保宮周圍的賴氏族人是心田賴氏遷移過去的。

  “我們之間是同宗、同文化的”,賴淑娟説,心田宮和元保宮共奉保生大帝,近幾年交流非常密切,每年都有許多臺胞前來心田宮和心田賴氏尋根謁祖、進香,進行民俗文化交流。

  共飲七星井水

  “你看我們腳下的紅磚,臺灣那邊顏厝嶚的七角井的井壁,用的就是這種磚。”海滄院前社顏氏宗祠內,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給記者講述了他了解到的一段歷史。

  青礁村有兩口井,一口四川井,一口三川井,當地人統稱“七星墜地”,是青礁顏氏開基祖選擇定居地時幾經卜地後所挖。

  陸炳文説,開臺王顏思齊在臺灣的居住地臺南雲林縣水北村顏厝寮,也有一口七角井,是當年顏思齊和漳泉先民開墾臺灣時挖的。

  “當時當地缺水,他們到了以後先要挖井,想到老家的‘七星井’,就把這口井挖成七邊的,來紀念自己的故鄉。”陸炳文説,七角井的井壁,用的是顏思齊一行人行船時作為壓艙石帶著的青礁方塊紅磚,這口井至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

  “水緣也是血緣、親緣啊。”陸炳文感嘆道。

  共祭顏氏先祖

  當天,青礁村院前社大夫第,20多名兩岸顏氏宗親共同祭拜了“開臺王”顏思齊。臺灣顏氏總會理事顏武勝帶了兒子顏子農一起來參加祭拜。

  據記載,顏思齊係開臺第一人,目前顏氏宗親在臺灣有10萬多人,主要分佈在與青礁村院前社同宗的臺南下營鄉紅厝裏。

  “我們的生活習慣完全相同,飲食習慣也相同,最可貴的是閩南話都可以溝通,所以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顏武勝説,這次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兒子帶過來,否則怕年輕一代宗親觀念漸漸淡薄,代代相傳會中斷。

  顏子農回應了顏武勝的這種擔心。他説,這次是第一次來到廈門,感觸很大,以後會每年陪父親來祭祖,也會自己組織年輕一代宗親來這裡對話交流。“年輕一代宗親加強交流,有利於文化的傳承。”

  共建美麗家園

  “城市菜地”引進了臺灣農作物種子,“同心果園”種植著臺灣引進的鳳梨、葡萄。在海滄院前社,處處透著臺灣裔親的情感和智慧,他們傳授技術、引進種苗,擔任義工,捐建設施,將院前當成新的家園,共同建設、共同分享。

  青礁村的入口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一句話寄託了村民的美好願景。當天參加祭拜的青礁村顏氏宗親顏建村説,現在有兩岸宗親傾注的智慧、情感和心力,有廣大臺商臺胞的積極參與和助力,青礁村已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百姓富、生態美、臺味足”的“閩臺生態文化村”。(完)


分享到:
編輯:陳寧

公告板 | 關於論壇

台灣網專稿

更多>>評論反應

更多>>嘉賓風采

更多>>論壇直通車

景點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