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每個人每天生活作息之所。這幾年,在大陸,隨著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結構的構建,以居民議事、業主協商為主要形式的社區協商,推動了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的有效銜接。而在臺灣,社區治理已完成了由政府部門主導推進,到居民自發推動的轉變,並積累了豐富的居民自治經驗。13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上,臺灣社區負責人帶來的臺灣社區治理經驗,為處於轉型期的大陸社區治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他山之石”。
治理方案由誰來定
臺中黎明生活美學協會理事長張昭友一開場就説道:“這幾年,我所在的臺中福聯社區,大小事務處理起來都十分順手。”這讓許多參會的社區負責人羨慕不已。秘訣究竟在哪?轉變要從幾年前的“我愛福聯夢公園”項目説起。
福聯社區曾有一塊荒廢的土地,企業租賃期一到,社區便開始籌劃著把它利用起來。時任社區負責人的張昭友有一天看到社區裏的小朋友在畫畫,忽然想到,與其自己絞盡腦汁,何不讓大家一起來給社區造個“夢”。於是,“我愛福聯夢公園”項目正式啟動,張昭友開始招募社區居民一起來給這塊空地做規劃。
想到能自己給住家樓下設計一座小公園,社區居民立馬來了幹勁,從設計到定案只花了一個月時間。張昭友突然發現:“原來社區裏住著這麼多能人,有景觀設計師,有建築師,還有花草種植高手……”更有意思的是,公園建成後,週末常有居民手拿鋤頭剪子義務在公園裏修整。居民們説,一草一木都是大家種的,當然應該盡心盡力來維護。
“早年要推進一個項目,由於社區居民各有需求,常常是做到一半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給叫停了。”張昭友表示,如今由於社區方案都是居民共同協商制定出來的,大家有很強的認同感,執行起來自然更加順暢。
錢和人力從哪來
鼓勵居民自治,錢和人從哪兒來呢?
“臺灣在社區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社區中相對富裕人群和行業精英對於公共事務的熱情,這一點可以為大陸所借鑒。”臺灣鄉鎮市民代表聯合會總秘書長劉冠雄表示,臺灣每個社區都會成立“社區發展協會”,該組織有理事、總幹事等職位,每一名成員都是志願工作者,中産階級的參與熱情很高。會員根據自願繳納會費,一些企業主還會提供大額贊助,這些都構成了重要的資金來源。
“當然,錢絕對不是白給的,協會一定要作出成績,資金才會不斷補充進來,形成良性迴圈。”劉冠雄告訴記者,社區發展協會日常主要提供的服務包括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兒童課業輔導、婦女就業培訓等等。簡而言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就是每一個社區發展協會的座右銘。而提供這些服務的,不是別人,就是在地居民所組成的志工團隊。
據了解,臺灣357個社區發展協會中,有60多個已經個成立了自己的志工服務團隊。這些志工均來自本社區,他們不僅了解社情民意,也更加用心。可以説,志工是臺灣社區發展的重要力量。“鄰里間的一句噓寒問暖,讓我們重新拾回丟失了很久的鄰里守望的傳統文化,這對高樓林立的都市顯得尤為重要。”劉冠雄説。
年輕人扮啥角色
楊欽凱是參加本屆社區論壇的唯一一個90後,大學時學的是電子科技,畢業選擇了到國民黨萬華青工會就職。“當時聽説我要去社區工作,很多同學都覺很好奇。”楊欽凱告訴記者,在臺灣,從事社區工作的年輕人還不多,但其實青年人的參與會帶來很多的新東西。例如,他在社區建立了首個社區網路服務平臺,社區裏的所有事務都可以在討論區討論,然後進入投票區對方案進行最終投票決定。網路服務區、投訴區、線上客服等等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有了這個網路平臺,有利於以後我們對社區的各種大數據進行分析統計,以便找到解決問題或提供服務的最佳方案。”楊欽凱説。
“臺灣年輕人參與社區自治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但其實這種觀念從小就可以給他們培養和灌輸了。”張昭友介紹説,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與,臺中福聯社區在改造舊圍墻時,邀請小朋友來為圖案上色;進行水源整治的時候,他們專門請來逢甲大學的大學生教小朋友做“水火箭”,組織孩子們學習水區生態,進而小手牽大手,一家人一起動手來清理社區水道,保護水源。
“剛開始,年輕人可能覺得社區治理是一件很婆婆媽媽的事,但要正確引導,讓他們知道這是共同經營一個家園,是一件於人于己都很有意義的事。年輕人的力量不可忽視,他們的創造力常常為社區治理帶來驚喜。”張昭友説。(陳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