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嵩山論劍臥龍群英會"舉辦地——南陽市概況

時間:2012-05-30 17:30   來源:南陽市政府

 

  【面積】 26600平方公里

  【人口】 1096.22

  【郵編】 473076

  【區號】 0377

  【區劃】轄臥宛城區、臥龍區、南召縣、方城縣、西峽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社旗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鄧州市

  一、 市情概貌: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區、10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

  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時代的南召猿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現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9處。南陽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范蠡及“智聖”諸葛亮,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資源豐富,聚寶藏珍。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淮河的源頭,水儲量、畝均水量及每人平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林地面積164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51%,是河南省主要的用材林基地。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産區之一,盛産山茱萸、辛夷花、裕丹參、杜仲等名貴中藥材2000多種。南陽是中國礦産品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各類礦産80余種、452處。其中天然鹼、紅柱石儲量為亞洲之冠,藍晶石、金紅石居全國第一。

  交通便利,通訊暢達。南陽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優越地理位置。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東西,許平南襄、滬陜高速公路兩個“十字”形重要通道為市域城鎮與産業發展軸,以鄧州和桐柏、西峽、淅川縣城為四極,以小城鎮為依託,拓展完善公路、鐵路、航空現代立體交通支撐體系,形成“一體兩翼、兩圈兩軸四極”向心發展、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調推進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南陽機場是全省三大航空港之一,國家東西、南北通訊光纜幹線在南陽交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東部産業的梯次轉移,南陽作為開拓西部市場的橋頭堡和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的接受地這一區位優勢將會進一步凸現。2010年末全年交通運輸全年完成客運量16642萬人,比上年增長31.4%;貨運量15222萬噸,增長19.1%;完成旅客週轉量127.97億人公里、貨物週轉量387.88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9%和31.1%。

  經濟提速,實力增強。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克難攻堅,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全市經濟穩定增長,整體結構逐步優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初步核算,全市全年實現生産總值1955.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01.18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1017.07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537.5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14.4%和11.2%。三次産業結構為20.5:52.0:27.5,二、三産業比重較上年上升0.9個百分點。年末全市從業人員675.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13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數1.31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42萬人。年末全市城鎮在崗職工為70.5萬人。全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22.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07億元,增長23.0%。其中:稅收收入54.15億元,增長30.2%,稅收佔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4%,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47.11億元,增長21.4%。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5.7%、科學技術支出增長22.2%、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6.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29.0%、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5.3%。全市13個縣(市、區)中有3個縣(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5億元。

  南陽伏牛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礦産企業整合和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南陽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