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2006年臺灣政局大事記

  時間:2009-01-05 14:31    來源:中國網     
 
 

1月

1日 陳水扁在元旦講話中稱,將以“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作為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與新作為;期許2006年産生民間版的“臺灣新憲法”草案,並在社會條件成熟的情形下于2007年舉辦“新憲公投”。

5日 馬英九接受專訪時稱,“臺獨”不是國民黨的選項,“法理臺獨”是破壞兩岸現狀,泛藍絕不會分裂,“修憲”暫不必要,“國民黨將以在野力量,加速推動兩岸直航”。

11日 陳水扁聲稱,臺當局會“全力加速推動各項海巡建設,強化維護海域和海岸的安全”,“以早日實現捍衛海洋、經營海洋和走向海洋的海洋國家願景”。

14日 國民黨發佈新聞稿指出,基於“一中憲法”和“國統綱領”的精神,國民黨不追求“法理臺獨”。

15日 前“總統府秘書長”遊錫堃當選為民進黨主席,26日就職。

19日 陳水扁宣佈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任“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副秘書長”劉玉山升任“行政院秘書長”。

24日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宣佈退黨。

25日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黨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修正案,規定未來需入黨滿4個月才能登記提名。

29日 陳水扁借春節談話提出三大訴求,一是主張“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二是“今年內將臺灣新‘憲法’定稿,明年舉辦‘新憲公投’”,三是希望以“臺灣”為名“申請加入聯合國”。

2月

7日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亞洲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稱,“在可預見的未來,統一或‘獨立’都不太可能,我們應該維持現狀”,“臺灣的未來,應該由人民決定,而非‘政府’”。

10日 第七屆“區域立委”單一選區的席次分配名額確定,全臺“一級戰區”的臺北市、臺北縣各分配8席、12席,桃園縣、高雄市各分配6席和5席。

15日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強調,“‘臺獨’絕非國民黨的選項”,國民黨的選項是“維持現狀、等兩岸達到自由民主均富的條件下,在臺灣人民同意下推動兩岸統一”。

16日 民進黨主席遊錫堃宣稱,未來民進黨所提“新憲”版本可能觸及“國旗”、“國號”與“領土”議題。

27日 陳水扁主持“國安”高層會議,決定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運作和“國家統一綱領”適用。

3月

1日 臺灣各縣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結束,國民黨拿下23個縣市中17個議會議長。

2日 美國務院發佈書面聲明要求臺當局“毫不含糊的確認‘國統會’沒有廢除”。 6日,美國務院一位資深官員強調,陳“依然要毫不含糊地再公開説明(‘國統會’依然存在)”。

3日 陳水扁稱,“‘憲改’工程會按照程式進行,2008年前制定新‘憲法’很難,但是並非不可能”。

6日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臺灣絕非中國的一部分,統一併非唯一選項”。

7日 馬英九稱,“維持現狀對臺灣最有利,經濟政策應是臺灣的優先課題”,陳水扁的“終統”“可能是片面改變臺海現狀的第一步,將影響臺美關係”。

11日 嘉義市舉行“立委”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江義雄當選。

12日 國民黨在臺北市舉行以“人民做主拚生活,統‘獨’休兵救臺灣”為訴求的大遊行。

14日 民進黨完成“憲改草案”版本,“暫不處理‘國號’、‘國旗’及領土變更等議題”。

18日 “臺獨”團體“民主和平護臺灣大聯盟”舉辦“護民主、反併吞”大遊行。

19日 陳水扁下令拆除所有軍事營區內蔣介石、蔣經國銅像。

4月

3日 馬英九與陳水扁舉行“扁馬會”,但沒達成任何共識。

7日 陳水扁親信、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因“政治獻金弊案”被收押。

19日 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宣稱,民進黨的“憲改草案”不會觸及“變更領土、國旗、國號”等敏感議題,只會“修改、整合‘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

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取消“行政部門及公營事業從政黨員須募款一定責任額”的規定。

25日 “二十一世紀憲改聯盟”公佈第一版完整的“憲法草案”。

5月

3日 國民黨中常會就“憲改”議題達成共識,採取“遵憲、行憲,不修憲”立場。

15日 臺當局拋出首份所謂“國家安全報告”,大肆鼓吹臺灣“主權獨立”,惡意煽動“中國威脅論”。

21日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馬英九舉行“馬宋會”,達成反對“修憲”與不參加“經續會”的共識。

6月

3日 親民黨在臺北市舉行“全民嗆扁”遊行。

7日 馬英九下令啟動罷免陳水扁機制。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不管是“罷免”還是“倒閣”,“親民黨都可以接受”。

10日 臺灣舉行基層村里長選舉,國民黨拿下2197席,民進黨125席;親民黨、“臺聯黨”、新黨等席次極少。

12日 “泛紫聯盟”宣佈解散。

國民黨中央黨部正式從中山南路大樓搬往八德大樓。

17日 泛綠陣營在臺北市、高雄市和臺南市等地共同發起“挺扁”大集會,發表“保衛本土民主政權”的行動宣言。

島內“急獨”勢力以“北社”等“臺獨”組織為基礎,串聯海外“臺獨”社團,成立新的“臺獨”組織“臺灣社”,李登輝任“榮譽總社長”。

24日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國民黨在“罷免案”表決後將回到溫和、理性的軌道;未來不再舉行大型街頭運動,傾向不提出“倒閣案”。

27日 “立法院”記名投票“罷免案”,因未達全體“立委”三分之二的“憲法”門檻,未通過“罷免案”。

29日 陳水扁提出未來臺灣發展的“兩大主軸”及五個面向。他強調,“將在既有的民主成就基礎上,持續營造更開放的政治環境與更透明的‘政府’決策,共同推動‘憲政改造’工程”。

7月

5日 民進黨中常會成立防範泛藍“倒閣”因應小組,黨主席遊錫堃任召集人。

9日 民進黨主席遊錫堃稱,民進黨有意與“臺聯黨”等共組“綠色公義聯盟”。但“臺聯黨”表示“不可能跟陷入貪腐、弊案的民進黨談合併”。

10日 臺北“地檢署”偵結臺開內線交易案。陳水扁女婿趙建銘、親家趙玉柱分別被求刑8年、10年。

15日 親綠學者發起“倒扁”連署聲明,呼籲陳水扁為貪腐辭職下臺。

16日,陳水扁宴請多位“獨派”大老尋求支援,承諾未來兩年會認真推動包括“制憲”在內的2004年競選政見。

16日 “群策會”抨擊臺當局的“經續會”“背離本土、向中傾斜”。

21日 陳水扁發表“民主困境與政治道德”聲明,表示“沒有宣佈請辭下臺或退黨意願”,強調“會做到2008年任期結束”,引起社會各界一片撻伐。

22日 民進黨召開為期2天的“全代會”,陳水扁未參加。“泛蘇係”聯盟在中執委、中常委、中評委選舉中大獲全勝。該會還通過“廉政條例”、解散派系等提案。

民進黨中執會啟動“立委”選舉暫行提名機制,通過提名7人小組名單。

29日 國民黨舉行中常委選舉。

8月

5日 呂秀蓮成立“藍天綠地好臺灣”聯盟。

9日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致函陳水扁,呼籲陳“勇敢認錯,鞠躬下臺”。

12日 陳水扁在為“凱達格蘭學校”授課時稱,將推動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把中正機場正名為“臺北國際機場”、催生“新憲法”版本等“臺獨”議題。

13日 李登輝宣稱,未來臺灣社會應該以“臺灣主體政權”一詞取代“本土政權”的説法。

16日 臺2006學年高中歷史審定本教材納入“臺獨”人士奉為“臺灣地位未定論”重要法理基礎的《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

22日 國民黨首次公佈黨産報告。

9月

9日 “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靜坐運動”正式登場。

14日 陳水扁通過越洋視訊會議向國際社會表示,臺灣要“認真思考透過公民投票方式,以臺灣名義、新會員身份直接申請加入聯合國”。

20日 李登輝提出“虛位元首內閣制”方案。

22日 基隆市長許財利被判7年有期徒刑,國民黨開除其黨籍。

24日 陳水扁宣稱,臺灣現行“憲法”中的“固定疆域”與現狀完全脫節,“應認真思考,予以必要處理”。民進黨表示會把陳“變更領土範圍”這一“憲改”議題納入“憲改”版本。

27日 民進黨“世代論壇”發表聲明,表示不接受陳水扁作為“政治上的領導者”。

28日 民進黨舉行創黨20週年紀念活動。

10月

4日 民進黨中執會依黨務系統研擬的“憲法修改草案”,提出“臺獨黨綱版”、“臺灣前途決議文版”與“不動憲法總綱版”等3個版本。遊錫堃宣稱,他個人主張“總統制和臺灣國”。

10日 “倒扁”總部發動“天下圍攻”活動。

13日 “二次罷免陳水扁案”失敗。

15日 陳水扁在“臺獨”分子辜寬敏的生日宴會上,宣稱要凍結現有臺灣“憲法”,“制定符合臺灣現狀的‘第二共和國憲法’”。

16日 蘇貞昌稱,推動官營事業“正名”是要與大陸區隔清楚,“各相關官營事業只要認為有必要,經評估可‘正名’,就可報經‘行政院’核定執行”。

25日 “行政院”通過首例“去中國化”法律修正案,將現行“民法總則”及“施行法”中有關“服從中國法律義務”等字眼刪除。

31日 民進黨成立“討黨産大聯盟”。

11月

1日 國民黨“黨産處理監督委員會”成立。

2日 陳水扁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再次宣稱,臺灣可以“凍結”現行“憲法”,並通過一部“新憲法”,其序言將厘清臺灣“疆域”範圍。

3日 “國務機要費案”偵結。吳淑珍、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等人涉嫌貪污及偽造文書罪被起訴。

4日 泛藍陣營發起為期兩天的“促扁下臺”的遊行活動。

5日 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公開表示,不支援陳水扁“堅持下去”。

8日 民進黨召開第二次擴大中執會,就“機要費”後續若干問題達成三點決議,包括尊重陳水扁“一審有罪就下臺”的決定,反對第三次“罷免案”、違者黨紀處分等。

9日 “獨派”色彩濃厚的前“國政顧問團”成員、義美公司總經理高志明表示,建議陳水扁“自動請辭”。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發表公開信指出,陳水扁與民進黨必須在“小我”與“大我”之間做出正確的抉擇,建議陳水扁有必要慎重考慮去留問題。

10日 周玉蔻因支援第三次“罷免案”違反“臺聯黨”決議,被開除黨籍。

13日 民進黨“立委”、前新潮流係成員林濁水、李文忠宣佈請辭“立委”,以表達對陳水扁和黨中央處置“國務機要費案”的不滿。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及10多位黨內本土派“立委”餐敘時,建議在野黨“組閣”。

14日 臺北市長候選人宋楚瑜稱,他和親民黨不會捲進2008年的權位之爭。

18日 陳水扁在出席“憲法原住民族專章”學術研討會時説,“憲法”應制訂原住民專章,作為建構新“憲法”的核心價值之一。

24日 第三次“罷免案”闖關失敗。

28日 陳水扁的子弟兵羅文嘉在美國批評,陳在“國務機要費”中“言詞前後矛盾,涉及偽證,是很糟糕的事”。

30日 民進黨中評會決議,吳淑珍、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等4人被停權1年6個月。

12月

3日 民進黨及“臺灣社”等“臺獨”社團在高雄愛河邊舉辦“愛在高雄,守護臺灣”造勢活動,陳水扁及呂遊蘇謝共同參加了活動。

5日 陳水扁會見外賓時表示,目前正研擬“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未來不會以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避免陷入一個中國代表權之爭”。

7日 陳水扁到高雄市輔選,鼓吹不能讓臺灣高雄也變成“中華高雄、中國高雄”,並主張將“總統府”遷到高雄。

9日 北高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國民黨籍郝龍斌和民進黨籍陳菊分別當選新一任的臺北、高雄市長。

14日 國民黨中常會未通過“國親政黨聯盟草案”。

14日 民進黨提出所謂“釋憲聲請書”,促法院暫停審理陳水扁涉及的“國務機要費案”。

15日 “國務機要費”案首次開庭審理,陳水扁夫人吳淑珍現身法院應訊,但在應訊90分鐘後突然昏倒,送醫急救。

19日 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正式更名為“國家文化總會”。

20日 呂秀蓮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均表示,“將共同推動2007年‘立委’選舉與2008年‘總統’選舉合併舉行”

21日 “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國民黨未必只有一組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25日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正式卸下臺北市長職務,擔任專職黨主席。

25日 民進黨主席遊錫堃表示,依照慣例,初擬2007年3、4月間辦理“總統”選舉黨內初選登記,5月黨員投票,6月進行民調,7月正式提名。

27日 國民黨主席提出未來執政五大願景。

臺北地方法院宣判“臺開案”,判處陳水扁親家趙玉柱有期徒刑8年4月、趙建銘徒刑6年。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