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個體工商戶新政落地助臺胞“再創業”
中新社武漢4月12日電 (張芹 張文婧)武漢緣論情臺灣特色美食餐廳負責人、臺胞劉逸麟12日上午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到新核發的營業執照,在原本餐飲服務基礎上,他所經營的餐廳即將開設臺灣特色預包裝食品銷售業務。
3月16日,國務院臺辦、商務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臺灣居民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工作的通知》,公佈臺灣居民在服貿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設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範圍由24項大幅擴展至122項。武漢正是試點地區之一。
“從準備材料到領取營業執照,前後只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劉逸麟介紹,5年前,他和朋友共同出資在武漢經開區經營一家臺灣特色美食餐廳,因為周邊聚集了大批臺資企業,來自家鄉味道的美食不僅吸引了在此工作、生活的臺胞,也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餐廳。
疫情使餐飲業受到不小衝擊,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新政策的出臺讓劉逸麟看到轉機。“經常有顧客詢問,能不能在這裡買到半成品的臺灣特色小吃,由於之前受到經營範圍的限制,這項業務一直沒有展開。”劉逸麟告訴記者,新政出臺後他便聯繫了多家供貨商,鎖定臺灣香腸、魚丸、牛肉麵、油飯等預包裝食品,預備拿到新的營業執照後立即上架。
劉逸麟將此次經營範圍的擴大比喻成自己在大陸的“二次創業”,他説待經營走向正軌後,還將引進更多地道的臺灣美食。
紮根武漢15年的“臺商二代”廖伯元,父輩早在1997年便“登陸”打拼,從事婚紗攝影行業。接手家族事業後,廖伯元明顯感受到傳統臺企在大陸整體産業升級過程中亟需“自我改變”。捕捉到網路發展商機,他決定成為個體工商戶,主營網路諮詢和廣告宣傳。廖伯元説,比起申請公司,個體工商戶辦理流程更加便捷,“輕資産、輕運營,納稅額也比較合適”。
“個體戶形式靈活,更有利臺青創業。”武漢市臺辦經濟處副處長李江介紹,新政開放領域涉及文創、農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很多都是臺灣優勢行業,為有意來大陸做小本買賣、起步發展的臺灣青年提供了就業創業、成就夢想的新選擇。同時,也為早期在大陸創業的臺胞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