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76條實施意見”釋放多重效應 臺胞更有獲得感
2019年05月14日 21: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中新社南京5月14日電 (記者 朱曉穎)臺企轉型提質增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臺青來江蘇拓業熱情增高……14日,江蘇省臺辦主任練月琴在南京用數據説明,江蘇《關於深化蘇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實施意見》(以下簡稱“76條實施意見”)正釋放多重效應,臺胞更有獲得感。
連日來,江蘇省臺辦邀請兩岸媒體記者走訪江蘇多地,開展“惠眼看江蘇——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
去年2月28日,國務院臺辦等多部門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措施”)。此後,“31條措施”在大陸各地持續落地。
江蘇于去年9月12日公佈“76條實施意見”,幫助在蘇臺胞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目前已實施半年多時間。
臺資在江蘇體量龐大。練月琴介紹説,江蘇是臺資在大陸最密集的聚集地之一。到2018年底,江蘇累計批准臺資項目超過2.7萬個,實際到帳臺資超過780億美元。
具體到“76條實施意見”釋放效應,練月琴表示,在推動臺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方面,去年有32家臺企生産車間被評為“江蘇省級示範智慧車間”。
在落實臺企稅收優惠方面,江蘇已有近700家臺資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針對臺商臺企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困難,江蘇幫助臺企對接大陸資本市場,推動23家在蘇臺企在大陸成功上市(掛牌)。
練月琴説,臺灣青年來江蘇實習就業創業,熱情比以往高,人數比以往多,創業也富有成效。2018年,江蘇面向臺青提供實習就業崗位超過4000個,臺青創業項目及團隊達270多個。該省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達12家,數量居大陸第一。
對應“76條實施意見”,江蘇各地也為臺胞“量身打造”了地方性舉措,如“南京75條”“蘇州55條”“昆山68條”等。“不管多少條,這些政策的初衷是讓臺胞在江蘇投資有安全感,發展有獲得感,生活有幸福感。有了這3個‘感’,就會有歸屬感。”(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