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陜北黃土文化帶進臺灣校園——青年畫家廖哲琳黃土文化臺灣行小記
廖哲琳在臺灣藝術大學學生藝廊畫展現場留影。(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台灣網10月10日延安訊 “這批畫作大多取材自陜北鄉土素材,筆觸生猛粗獷,生機盎然”。“站在畫作前,一股接地氣的生活味撲面而來。”“廖哲琳黃土高原繪畫展,生動筆觸畫出質樸鄉村生命力。”“很難想像,這樣獨特的筆桿和畫意,竟然來自一位看似柔美的80後臺灣女學霸。”
9月22日至10月7日,臺灣青年畫家廖哲琳帶著60多幅極富陜北黃土文化氣息的繪畫、圖片和部分影像資料、個人專著《種畫的人》(繁體版),走進臺灣臺北、新北、桃園、彰化等地的大學、中學和書店,通過講座、畫展、現場座談交流等形式,把自己多年來在陜北的所見、所聞、所感,全景、生動、直觀地呈現給臺灣青年學子和書畫愛好者,受到聽眾和觀眾的喜愛,也引起了兩岸媒體的關注。新浪網及臺灣時報、中時電子報、太平洋日報、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中華日報、大成報、太平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均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並給予讚譽。
與臺灣中原大學學生現場交流。(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在臺灣中原大學,能夠容納600多人的會議中心坐無虛席,更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同學席地而坐。現場播放了反映廖哲琳在陜北學畫、體驗生活的紀錄片,展示了部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原生態圖片資料和經過藝術創作形成的繪畫作品。廖哲琳介紹了自己如何因緣際會從臺灣來到陜北,以及在陜北期間遇到的趣聞軼事,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黃土文化、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感悟和創業心得。現場聽眾意猶未盡,紛紛提問。廖哲琳就同學們提出的為何要放棄臺灣高薪厚職到陜北學畫,陜北農村與臺灣農村有何不同,在陜北作畫與在臺灣作畫心境有何區別等問題一一作答。她還鼓勵同學們,要心中有夢,努力追逐自己的夢想。
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師生現場講座交流。(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在彰化師範大學、桃園市內壢高中、臺北誠品書店等地,廖哲琳的演講和系列展示,為大家打開了一扇立體感受陜北風情和黃土文化的視窗,同樣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和興奮。出生於80後的廖哲琳與現場數百位90後、00後的臺灣同學,圍繞大家關心的共同話題,互動甚歡,引起共鳴。大陸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和創業環境,同樣成為大家的關注熱點。更有同學表示,很想到陜北去實地體驗一下當地的生活,看一看黃土高坡的雄壯,聽一聽信天遊的豪邁。
在桃園市內壢高中美術班進行講座交流。(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在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的為期一週的廖哲琳黃土畫作品展,累計吸引觀眾上萬人次。臺灣書畫名家和愛好者、書畫協會代表、新聞媒體記者及廖哲琳的父母、親友共200多人,專程從臺灣各地趕來參加了開幕式。廖哲琳在開幕式上表示,兩岸更多的是溝通,而非隔閡。自然之美與人民的淳樸,永遠是支援她創作的動力。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一張自己向生活致敬的感人畫作。曾經認為她“不務正業”的父母,看到她學有所成後收穫的滿滿碩果,也深為她感到驕傲。
廖哲琳,1983年生於臺灣臺中市,畢業于臺灣大學哲學系、外文系,為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大學哲學碩士。7年前,她獨自一人從臺灣來到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魏塔村,一邊從零開始自學繪畫,一邊體驗當地生活。先後完成繪畫作品近千幅,著書兩部。2018年4月,在陜西省西安市亮寶樓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參觀畫展的香港文匯報記者稱讚她是“隻身蹚高原,畫筆描人生。” (台灣網陜西省臺辦通訊員 姚愛民)
部分媒體報道。(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向觀眾介紹繪畫作品。(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與青年學生互動交流。(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在臺灣藝術大學繪畫展開幕式上的合影。(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在中原大學會議中心進行講座_副本。(圖片來源:陜西省臺辦)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