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瑞典世博會總代表談參展世博

時間:2009-12-09 14:18   來源:東方早報

  在瑞典馬爾默市一間知名的餐館裏,記者見到了瑞典世博會總代表任安莉。這裡是她非常喜歡的一間餐館,主要因為該餐廳的餐點極富創意,任安莉也想讓記者看到,創新精神在瑞典無處不在。

  在成為瑞典的世博會總代表之前,任安莉是瑞典引進投資促進署(ISA)市場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任,再之前,她曾經在瑞典國家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工作,是一位資深的新聞記者。

  任安莉在斯德哥爾摩中部的一個湖畔社區長大,那裏有14座小島。在她小時候,由於湖水受到非常嚴重的污染,水質變得非常糟糕,有時會有陣陣惡臭。後來當地政府採取果斷行動,對湖泊進行治理,十年之後,人們又可以在這條湖裏游泳、釣魚。今天,斯德哥爾摩已經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每年有幾百萬旅遊者慕名前來。

  任安莉深知,環境對普通市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她告訴記者:“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問題實際是如今所有政府、所有城市規劃工作者都在思考的東西,我希望通過上海世博會可以和中國一起分享瑞典的經驗。”

  據悉,瑞典最大的商業報紙《工業日報(DagensIndustri)》專門報道了晨報記者訪問瑞典。該報記者LarsTulin告訴記者,整個瑞典的媒體都在關注上海世博會,他也很希望明年能來上海採訪世博會。

  晨報:明年1月瑞典世博館將結構封頂,現在進行得順利嗎,金融危機是否對瑞典參展造成影響?

  任安莉:資金基本已經到位,沒有什麼問題。早在2007年,瑞典政府便決定參加上海世博會,瑞典政府和瑞典企業為世博場館各出資7000萬瑞典克朗,這是瑞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展出。

  晨報:瑞典館的主題是“創意之光”,能談談這個構思的來歷嗎?

  任安莉:瑞典是世界上最具創新精神的國家,政府和企業進行多次溝通後,我們一致得出這個結論。

  晨報:在籌備世博館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具體的困難?

  任安莉:每天我們都在經歷考驗,我們團隊才十多個人,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但我相信中國一句老話,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相信明年5月前大家都會見到最好的答案。

  晨報:因為世博會的關係,明年你可能要在上海待很長一段時間,你的家人也會跟你過來嗎?

  任安莉:我有兩個女兒,一個20歲,另一個18歲。小女兒在讀高中,大女兒高中畢業後沒有直接上大學,而是到美國旅行並在當地找了一份工作,去年她從美國回來,又去法國找了一份工作。在瑞典,許多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間隔期”,他們會選擇在學業的一個間隔階段週游世界,看看不同地方的人是如何生活的,然後再選擇接下去的人生道路。現在,大女兒已經回到斯德哥爾摩開始學習中文和普通話,明年,我的兩個女兒都會跟我一起去上海,我想她們可能會在那裏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去復旦大學唸書。不過,我的丈夫在斯德哥爾摩工作,我想他可能無法全程和我們在一起。

  晨報:不知道你聽説沒有,因為看好上海的發展潛力,有的世博總代表已考慮在上海買房了,你有這樣的計劃嗎?

  任安莉:這倒沒考慮,不過我已經選好我在上海期間的住所:靠近淮海路,在一戶高層公寓,站在陽臺上可以看到一個很大的花園,風景實在太好了。

  晨報:為什麼選在淮海路附近,而不是在距離上更方便的浦東呢?

  任安莉:因為我想感受不同的上海風貌,要知道,我們的展館在浦東,我每天都會去那裏。而我選擇的公寓是另一番樣子,那裏有著濃郁的法國建築風情,我非常喜歡。

編輯:馬迪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