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官員問計世博:探索宜居生活路徑

時間:2010-10-13 14:33   來源:《人民日報》

  廢棄物如何處理?低碳建設如何規劃?老工業區如何成功轉型?上海世博會上,“和諧城市”、“宜居生活”的精彩創意和智慧方案層出不窮。眼下,上海各區縣領導紛紛“取經”世博園,認真尋找“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的發展之路。

  從各區縣到世博園的靈感之行

  “送到家門口的‘活教材’”

  “世博會是送到家門口的‘活教材’,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參觀完上海世博會後,閘北區區委書記方惠萍深有感觸地説。

  閘北區是上海的傳統工業區,區內還有大量舊區亟待改造。如何在中心城區的有限空間裏,實現“大規劃”、“大發展”,同時又能精耕細作出精品?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區委領導的心頭。

  在城市最佳實踐區,巴塞羅那館摒棄了“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道路的模式深深吸引了方惠萍。“世博會是一個現代城市建設先進經驗的大博物館,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鑒。巴塞羅那館恰如其分地體現了一個新城區擴張和老城區復興相互映襯、共同發展的典範。對於閘北區,我們既要成片開發,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拆舊建新,更要精雕細琢。”對於如何建設宜居城區,方惠萍這樣總結説。

  普陀區區委書記周國雄則在畢爾巴鄂案例館裏找到了普陀區的“影子”。

  有過8次進園觀博的經歷,周國雄感慨萬千。他説,世博之行是在“教材”裏尋找城市建設管理的“靈感之行”:普陀區也是個老工業區,如何從一個老工業區、城市基礎相對落後的區轉型為符合現代的國際大都市發展要求的城區?在畢爾巴鄂案例館裏,周國雄找到了“靈感”。

  畢爾巴鄂以古根海姆博物館為代表的博物館群建設,提升了城市品位,帶動了旅遊業發展,同時以現代服務業取代傳統工業,為城市轉型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畢爾巴鄂的華麗轉身打動了周國雄。他説,這些成功實踐為打造上海亮麗的“西大堂”,為推進普陀區的轉型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借鑒。

  變“走馬觀花”為“深度思考”

  把世博課堂“搬”進楊浦

  作為上海世博會的創新亮點,“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的案例無疑最具創意和示範價值。如何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參觀者們從城市案例和實物成果中認真學習、仔細品味,找尋著適合自己的宜居發展理念。

  盧灣區是世博會場館所在區之一,很多盧灣人把世博會稱為“家門口的世博會”。在城市最佳實踐區,有22個案例有關宜居家園建設。盧灣區委書記徐逸波坦言,和諧、宜居家園很契合盧灣的發展目標,可以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盧灣區最大的民生項目就是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二級以下舊裏改造力度,不斷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同時,還要圍繞“智慧化程度高、生態環境優、低碳化程度好”的目標,著力將南部濱江地區建成“宜居”、“宜商”之地,走出一條具有盧灣特色、世博特徵和濱江特點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為了更好地學習世博會展示的發展理念,楊浦區舉辦了“走進世博、深度觀博、共用世博”培訓班。有關方面索性把世博課堂“搬”進楊浦,並邀請專家授課。

  馬爾默案例館館長姚雙和馬爾默市交通規劃部部長瑪麗安講授的《舊工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項目》、臺北案例館館長陳慶安講授的《邁向資源迴圈永續社會城市的典範》以及上海企業聯合館館長顧抒航講授的《“魔方”之魔力》等課程先後登上楊浦課堂。“接下去就要帶著問題和重點去參觀,變‘走馬觀花’為‘深度思考’。”區科技園區辦主任鄭佐華,聽完講座後如是説。

  從舉一反三到科學規劃

  “歷史文脈融合現代元素”

  蒙特利爾案例館垃圾填埋場轉變為文化公園綠地;馬德里案例館先進生態技術;臺北案例館無線寬頻讓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適……世博園裏展示的“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目前正在融合進各區縣的發展規劃中。

  “滬上生態家”作為國內首座“零能耗”示範住宅,通過“風、光、影、綠、廢”五種元素演繹了環保節能科技,展現了對低碳技術的整合利用。這個實例使奉賢區委書記張立平頗為觸動。

  該區正在進行南橋新城建設,在規劃中,區委領導積極探索城市低碳發展。張立平透露,區委正不斷加大政策支援力度,推動在大型公共建築加強太陽能發電、屋頂和墻面的綠化佈置、雨水回收等綜合利用,積極探索適合新城發展的低碳建築。同時,還將積極研究制定促進南橋新城低碳發展的技術標準,爭取先建立一個低碳示範區進行階段性試行,隨後再進行科學的評估和修正,最終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指標體系,推動南橋新城低碳發展。

  “法國阿爾薩斯既有幾百年的古老建築、美麗而生態的白湖,也有現代化的城市高鐵,都實現了和諧共處。可見,一座真正的宜居城市,必須讓歷史文脈和現代元素有機融合。”青浦區委書記高亢在阿爾薩斯與淀山湖新城建設之間,尋找著學習的突破口。

  青浦的“一城兩翼”建設是全區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載體。“一城”,即淀山湖新城;“兩翼”,即東翼的大虹橋區域及西翼的淀山湖區域。這“一城兩翼”充分結合了青浦的歷史、地域特色。

  宜居的城市如何構建?阿爾薩斯案例中“努力在歷史和現代中尋找契合點”的有益探索,讓青浦區的規劃者得以分享。“一方面要努力延續江南水鄉歷史文化,為居民保留精神家園,打造出一座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強化城市現代功能,體現現代化的城市元素,讓市民工作、生活更方便、更快樂、更宜居。”高亢説。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