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6日刊文説,奧巴馬訪華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與中國打交道之道,方便兩國未來在國際事務及兩國經貿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曾經,世界事務一些重要決策是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酒杯輕踫間,有了雛形。今天,物換星移,説著不同語言的奧巴馬與中國領導人需要找到一套舒適且自在的溝通模式。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不到一年,忙忙地來到亞洲,還要忙忙地趕去中國訪問。雖説奧巴馬此次出訪亞洲是為了出席APEC領導人峰會,但誰都看得出,他此行的重頭戲在中國。
近年來,“中國崛起”已成了一門顯學,人人都在修。而作為世界超級強國的美國,也無可避免地常被拿來與中國相提並論。早前,還有人宣告,G2格局已形局,中美將共管世界。
金融海嘯後,美國的經濟兵敗如山倒,至今仍未有起色,今年10月失業率更創下26年新高,但這時候,中國不但在最短的時間內復蘇,還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足證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最近幾年,中國一直都是美國最大的“債主”,中美關係日益微妙,兩大國的互動也備受國際關注。
奧巴馬啟程前曾接受路透社訪問,他坦言這趟到中國,要跟中國領導人討論很多的問題,從貿易糾紛、美國人的飯碗,到中美兩國的環保責任,甚至還可能提到人權問題,但坦白説,中美在一些問題長久存在著的僵局,並非奧巴馬此行能化解的。
只是,不管是世界或是中國國內的許多民眾,都對奧巴馬此趟訪華懷抱期待。奧巴馬此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與中國打交道之道,方便兩國未來在國際事務及兩國經貿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
曾經,世界事務的一些重要決策是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白蘭地酒杯輕踫間,有了雛形。今天,物換星移,説著不同語言的奧巴馬與中國領導人需要找到一套舒適且自在的溝通模式;比起西方人輕輕碰杯淺啜一口美酒,中國人較喜歡一口飲盡的乾杯。(蔡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