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在島內引發巨大反對聲浪的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開放問題,臺行政管理機構16日表示,沒有健全查核管理機制,就沒有開放問題,“開放沒有時間表”。這意味臺當局將暫緩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開放。
臺行政管理機構發言人稱,接下來還有3場有關核災食品的公聽會,將由民間團體主持。據介紹,目前民間團體提出的爭議點有6大類、50多項。
2011年,日本大地震期間發生福島核泄漏事件。當時的中國國民黨執政當局以民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由,宣佈禁止福島、櫟木、茨城、千葉、群馬等5個核災縣出産的食品輸入臺灣。2015年,因爆出多起日本食品産地標示造假,臺當局當時進一步要求所有日本進口食品須附産地證明。
今年島內政黨輪替,情況發生變化。早在民進黨未正式上臺的3月間,日本就開始喊話“解禁”。民進黨“5 20”上臺後,民進黨當局明確提出分兩階段開放福島等5個核災縣的食品進口,引發島內強烈反彈。
11月,臺行政管理機構不顧舉行公聽會至少應提前1周預告的相關規定,火速于12日至14日在全臺各地舉行10場“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造成反對者強烈反彈,公聽會變成“全武行”。
隨後,臺灣民眾接連不斷舉行抗議示威、簽名反對等活動,痛斥民進黨當局為討好日本,黑箱作業,漠視民眾健康。島內多項民調顯示,70%以上的民眾不贊成開放日本核災食品。
本月,臺灣多地發現醬油包等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引發社會更大不滿。臺有關部門緊急核查,15日公佈對來自日本核災區食品的核查結果,共查獲29項違規産品,累計約4.3萬件被下架回收。
面對反對聲浪,臺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15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對於民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應該要做好基本工作,證明有足夠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重建民眾對食安管理信心之後,再談開放解禁的措施。
臺灣有媒體評論表示,事實證明福島等5縣的食品早已進入臺灣,官員口口聲聲説的嚴格管理,成了打臉笑話,現在宣佈暫緩開放,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徒浪費社會成本,荒謬至極。(記者趙博李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