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詩在遠方 也在週遭 兩岸詩人共話百年新詩

2016年11月15日 06:4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臺灣詩人黃岡(右一)在圓桌詩會上讀詩,撒韻武荖(左二)吹奏口琴相和。

  自胡適1917年在《新青年》發表首批白話詩以來,新詩已走過近百年。兩岸及海外20余位詩人近日相聚臺灣太平洋詩歌節,其中有來自大陸的臧棣、姜濤、包慧怡等,有臺灣的陳義芝、陳黎、撒韻武荖等。他們之間不僅是兩岸間的交流,也是不同世代的對話。

  兩岸新詩有不同

  兩岸一衣帶水,文化根脈相連。關於兩岸新詩各自的特質,臧棣對記者説,臺灣的新詩對漢語的理解和使用,跟大陸不太一樣,比較偏現代漢語典雅的一面。大陸的新詩寫作更加多元和開放,比如有口語的寫作和比較接地氣的寫作,也有比較典雅的。兩者都有共通的對漢語詩性傳統的記憶,兩岸多交流對彼此都有幫助,有較好的參照作用。

  姜濤向記者介紹,臺灣詩歌有自己的脈絡,跟大陸詩歌雖然同源,但後來的發展風格是不同的。臺灣新詩的位置跟大陸不太一樣,大陸新詩有一種叛逆、先鋒的文化姿態,臺灣新詩在社會中位置較好,大家對詩人也比較尊重,跟社會接軌的管道很多。

  撒韻武荖是撒奇萊雅人,作為詩壇新秀,對臺灣新詩的社會性深有體悟。2000年她從家鄉花蓮去都市工作,面對迥異的發展景觀,內心産生很多矛盾,寫詩便成了重要的情感出口。她對記者説,我沒有那麼多歷史包袱,沒有時代的傷痕,所以也不用去尋找。臺灣年輕世代應該關注當下,重新出發。我現在更多關注整個臺灣東海岸的開發,比如不當採礦等,那些跟我的生活比較接近的社會議題,我就用詩歌的方式來發聲。

  新詩推廣重在溝通

  本屆詩歌節以“寶可夢詩可夢”為主題,結合時下熱度頗高的動漫遊戲,活動前期向民眾徵集“為孩子寫詩”主題詩作,另設有多場專題講座和工作坊,以帶動更多人參與其中。太平洋詩歌節策劃人陳黎説:“沒有人能否認詩的寶貴,也沒有人能否認詩是夢想的映現。詩在遠方,也在生活週遭。”

  姜濤説,把新詩一些看起來很晦澀的部分講好,大家也會有代入感。當然,新詩不可能真正地流行普及,也沒那個必要。現在文化很多元,有人講唐詩之後是宋詞,唐詩的功能被宋詞取代。過去詩歌一些抒情、撫慰的功能,現在也被歌曲取代了。對語言可能性的探索、對世界的好奇心,這些最簡單的功能,新詩能守住就可以了。

  在新詩的推廣方面,姜濤認為要慢慢做,把新詩好的東西深入淺出地去講明白,大家還是會喜歡。“這是一個溝通的工作,但如果故意把它拉低,大概不是真正的大眾化和普及。真正的普及是很好地溝通説明,過程中也會去蕪存菁。”

  詩三百,思無邪

  在詩歌節“為大/小孩子們讀詩”的圓桌詩會上,詩人們依次分享自己選擇的詩歌並現場朗讀。臧棣對其中不少詩人的選擇表示讚賞,並認為如今市面上一些為兒童出版的詩歌選集不夠理想。“詩歌節的活動很開放,更多的不是像衛道士一樣為孩子去選詩。現在市面上有些選集對兒童而言略顯沉重,真正那種歡天喜地的、古靈精怪的,能啟發一個人對天地、世界新奇歡快感受的詩,卻選得比較少。”

  臧棣説,孔子講“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其中可能就有童真、童趣的含義在。詩歌的寫作一方面很激進,要激活對生命很嚴肅的情感,另一方面可能還要培育、發現人生命中天真的東西。“我們現在的生命可能有點太沉重,有時可能還要通過詩歌的寫作和閱讀,去開啟想像力和另一種看待世界的眼光。”

[責任編輯:齊昕]